震撼人心的颠覆性世界观_1.网上文摘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字收藏 > 1.网上文摘 > 详细内容
震撼人心的颠覆性世界观
发布时间:2013/12/15  阅读次数:3014  字体大小: 【】 【】【

震撼人心的颠覆性世界观

建议每一个国人,你最好能挤出一丁点蹲厕所读报的时间,一定要把这篇文章读完。然后,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完全颠覆你既有的、多年国民教育灌输的、唯物主义的、一贯认为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


                                                                                                           
不能不说,从二十世纪以来的几代中国人接受的传统教育几乎是一致的,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唯心论和唯识论肯定是被摒弃的,一并被打包归类于封建迷信的破箩筐里。



但是,物理学的最新研究的结果,却给了人们一个颠覆性的、震撼人心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什么呢?厚氏借鉴一下剥洋葱的物理办法层层分解给人们看。


  


毕竟,从物理学的角度、用物理学的办法、拿顶级物理学家的最新观点,去分析说明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对错,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而且也是最好理解的,厚氏这只放屁狗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析个中原理,否则,不是狗放屁,就是放狗屁,肯定是臭不可闻。


  


我们从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施太格缪勒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写的一段名言开始。


  


他写道:“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 二十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注:厚氏所受的教育认为:唯物主义的核心就是,物质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这就是说,一方面以“唯物主义”为标记的哲学广为流行,不仅仅是在中国,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认为,即使那些信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及佛教的国家都这样,而另一方面“物质”究竟是什么?却又说不清。


  


施太格缪勒正是在这里看到了、点出来这是“二十世纪的失误”。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质?它为什么是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早在古希腊时代,一直到二十世纪末,人们就认为,这个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正如我们眼前随便看到的那些砖墙一样,物质是构成这个宇宙的永恒的砖块,万物都是从它所出,最后又复归于它,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这个世界过程绝对同一的起点和终点。物质作为普遍的、不变的东西,必然也是绝对的实体和基质。


  


正如我们在课本上读到的那样,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及其性质必然独立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是客观的真实的实体。


  


后来,牛顿的能量守恒定律,继承了上述物理学的观点,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应用,这里点到为止,不再详述。


  


质量被理所当然地看成是物质本身所绝对固有的,被看成物质不灭或实体不变原理的具体表现。牛顿之所以把质量定义为“物质多少”的量度,就是因为在任何机械运动过程中,乃至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始终如一。换句话说,就是,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衡量物质多少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这正是牛顿力学理论的前提核心。


  


然而,二十世纪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始揭示出了物质的质量不变观的谬误。首先,相对论证明质量与速度有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质量就有不同的值。


  


举个例子,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在骑一辆自行车的时候,只要持续蹬它,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质量也越来越大,起初身轻如燕,然后好像是车座位上好像放了很沉重的货物,最后你即使使出最大的力气去蹬车,沉重如滞,好像是放着一个地球……有粗浅物理学知识的人都清楚,当自行车达到光速时,整个宇宙好像都装在了它上面——它的质量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施加多大力,它也不能运动得再快一些。


  


于是,爱因斯坦在说明物体的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不断地对物体施加能量,可物体速度的增加越来越难,那施加的能量去哪儿了呢?其实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质量。


  


正是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科学家们发现了核裂变和链式反应,其核心就是利用原子爆炸的瞬间速度,把部分质量变成巨大能量释放出来。凡是听说过原子弹的人,都肯定不会怀疑,质量是完全可以转化成能量的,关于这一点,日本人应该最清楚。


  


既然质量具有不再是一层不变的属性,那种认为质量是衡量物质多少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


  


既然物质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为能量并非一定是“实体”,那么,物质还能再被看作是实体吗?肯定不能。


  


与此同时,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迅速深入发展。传统的理论一直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砖块”。1932年,科学家经过研究又证实: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以后,科学家们把比原子核次一级的小粒子,如质子、中子等看作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统称为基本粒子。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马雷。盖尔曼大胆地提出新理论:质子和中子并非是最基本的颗粒,它们是由一种更微小的东西——夸克构成的。


  


为了寻找夸克,全世界优秀的物理学家奋斗了20年,虽然一些实验现象证实了夸克的存在,然而单个的夸克至今未找到,人们始终不识庐山真面目。


  


对此,粒子学家们的解释是:夸克是极不稳定的、寿命极短的粒子,它只能在束缚态内稳定存在,而不能单个存在。


  


不仅如此,迄今人们所知道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中,除少数寿命特别长的稳定粒子,如光子、中微子、电子和质子外,其它绝大多数都是瞬息即逝的,也就是说,它们往往在诞生的瞬间就已夭折。


  


例如,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的粒子有20余种。其中,即π±介子经过一亿分之一秒就衰变成了其它粒子。


  


为什么绝大多数基本粒子都如此短命?难道说,我们眼前的这个物质世界就是建立在这些瞬息即逝的“微小砖块”上吗?


  


在二十世纪的后期,物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弦论的发展又使我们对物质的看法更进了一步。


  


那么,什么是“弦论”呢?


  


爱因斯坦在后半生中,一直在寻找统一场论,即一个能在单独的包罗万象的数学框架下描写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论,爱因斯坦未能实现他的梦。但在他去世以后的半个世纪中,人们已构筑起越来越完整的有关自然界的理论。


  


这就是弦论。


  


弦论可以用来描述引力和所有基本粒子。它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的不同振动模式。


  


这个地方有点拗口,玄妙,也很关键,非常值得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


  


正如小提琴上的弦,小提琴弦的一个共振频率对应于一个音阶,正是人们让这个弦的发生振动,这种振动的激发态导致发出动听的音符。


  


设若,这个宇宙中也有弦,可以暂且称作宇宙弦,也可以作某些模式的振动。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而宇宙弦的不同频率的振动对应于不同的质量和能量。


  


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


  


简言之,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正如那大海的泡沫,其实,正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把物质世界看着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交响乐,不正是与物质的对立面——意识有些相同了吗?是的。按照当前流行的观点,意识是完全基于物质基础——我们的脑而存在,但意识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实在,因为没有人在进行脑科手术时在颅骨内发现过任何有形的“意识”的存在。


  


我们都知道贝多芬的交响乐,可以用一套乐器把它们演奏出来。但这套乐器本身并不是交响乐。意识是大脑演奏的交响乐。这个图像为理解“心物一元”,即意识和物质的统一,开辟了新途径。


  


有人可能说,无论宇宙弦多小,无论人们能否观察到它们,宇宙弦总归是客观实在,它们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因此物质世界也应该是客观实在。此话不准确。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宇宙弦的各种可能的振动态,而不是宇宙弦自身,就像组成交响乐的基本单元是乐器上发出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乐器自身一样。


  


在弦论之前,物质是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物质是有上百种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又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的。这些基本粒子都被当作是物质实体,都是组成物质世界的“超级小砖块”,因而可以把物质世界看作是物质实体。


  


在弦论之中,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认为是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的基本粒子,现在都是宇宙弦上的各种“音符”。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竟然和《金刚经》中描述的惊人一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物理学到此和佛学成为同道中人,进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


  


有人会想,天啊!物质都不是客观实在了,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吗?


  


回答是,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实在的。


  


我们根据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可以用关系实在来取代绝对的物质实体,即主张事物不是孤立的、都是由固有物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每一存有者,都以他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结合生成的。


  


哲学家们在论述“关系实在”时,使用的哲学词汇,对你可能生涩难懂,我们还是用例子来解说。


  


比如,我们在暗夜里,看见对面车辆发出的灯光,这是一个事件,是一个“果”。这个果,是由多种因缘聚合而产生的。


  


首先,是光的波长值,借用哲学家们熟悉的语言,这是“第一类性质”,这是物体自身内在所固有,它既不依赖于观察者,也不依赖它物,也就是说,它不是相对,而是无对而自行确立的。我们把这些第一性质,又称为“因”。


  


其次,我们还需要具备一些其它条作,如眼睛正好睁开,没有色盲,正好往正确方向看,以及眼与光源之间无障碍物,等等。我们把这些条件称为“关系参量”,又称为“缘”。


  


这些因缘聚合,就产生了看见光这个果。“关系实在论”就是说,关系参量是不可消除的,没有它们,就不会有“看见光”这个果,因而是实在的。


  


再举一个更清楚的例子。


  


要得到一棵苹果树,首先要有一粒苹果的种子,这是“因”。但是,单靠这粒种子,也不会长成一棵苹果树,比如:把种子放在仓库里,无论放多久也不会长出树来。所以,单有因,是结不出果的。一定要将种子放在土壤中,并且要有适当的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的配合,种子才会发芽、长大,最后长成一棵苹果树,结出苹果来。这里的土壤、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就是“缘”。所以,“因”一定要配合适当的“缘”,在因缘和合之下,才能生出果来。


  


缘,是许多的配合条件。缘有好缘,也有不好的“恶”缘。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种子,结出的果也就很不相同了。比如,把种子放进贫瘠的泥土里,或者施肥不够,苹果树必然长得不大,结出的苹果,也不会好吃。假如把种子放在肥沃的土壤中,加上细心照料,结出的果实就会香甜、好吃。


  


由此可见,同样的因,遇到不同的缘,结出的果,便会很不相同。


  


同时,由于缘是由很多条件配合而成的,所以缘会不停地变化着。既然缘会影响果,而缘,又在那么多条件配合下产生作用,假如某个条件改变了,甚至消失了,那么,果便可能不再存在。


  


在苹果的例子中,如果天旱缺水,苹果树便会因之枯萎。所以,当因缘散尽之时,果就会灭。换句话说:“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


  


以上这些关于苹果的文字,是转述潘宗光《佛教与人生》一书有关缘起法内容。所谓“关系”者,“缘”也,“关系实在论”其实与佛学缘起说的基本思想一致。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以“弦论”为代表的物理学,真正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


  


佛学认为,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藏识海(又名“如来藏”)是宇宙的本体。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风缘引起的海上波涛。


  


换言之,物质世界,就是风“缘”吹奏宇宙“本体”产生的交响乐。


  


《入楞伽经》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流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这句偈语说:譬如一个大海,风平浪静,澄然湛寂,当阵阵烈风吹来时,使平静的大海,生起重重无尽的浪波。从此,便如万壑怒号,天地晦冥,再没有停息澄清的时候了。宇宙的本体——藏识海(如来藏)本是澄然湛寂,随缘常住而不变的。因内外境风的吹荡,便使寂然清净的本体,随变为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用。由此波浪互相撞击,奔腾澎湃,便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了。


  


如经文所说:“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


  


这句偈语说:须知世间种种色相,乃至如地下的矿物,林中的植物,与天上的日月光华等等,追溯根源,也都是由如来藏识一体的变相。这些物体和藏识,在本质上并非相异,可是当它们形成为万物之后,却不能说与心识的作用是无异的了。


  

来源:http://user.qzone.qq.com/609578093/blog/1387000471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