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开拓团的来龙去脉_8.人文历史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字收藏 > 8.人文历史 > 详细内容
伪满开拓团的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2011/9/16  阅读次数:4043  字体大小: 【】 【】【
  
伪满开拓团的来龙去脉


徐志民 

        

        近日,黑龙江省方正县的“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碑事件,招致中国网民热议。反对一方义愤填膺地指责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是“国耻”,称之为“方正‘碑’剧”;赞同一方则称,“在坟墓上重建友好,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没错”。针锋相对的“辩论”和砸碑、泼墨的“壮举”,引起了中日两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历史上的日本开拓团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侵华政策的产物

        日本开拓团是近代日本殖民扩张政策的产物和重要内容,它随着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行动而诞生和发展,又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而崩溃与消亡。早在明治维新之初,日本政府就发出了要奋力向海外开拓的“宏伟计划”。之后,凭借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日本作为后来居上的帝国主义新秀,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抢到了中国东北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的一切特权,从而为其向中国东北移民提供了可能。
        由于担心英美插足中国东北,也为了防备俄国在北满的军事威胁,原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满铁会社首任总裁后藤新平等人,都强调向“满洲”移民,以增强日本势力在中国东北的存在。儿玉认为:“战争不可能常胜不败,永久的胜利与人口的增减是相关联的”,将大量日本人移入中国东北,东北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后藤提出的经营“满洲”方策:“第一经营铁路,第二开发煤矿,第三移民,第四发展畜牧农工业,其中尤以移民为要务。”他认为如能在10年内将50万日本人移入东北,那么,俄国就不敢与日本轻启战端;同时,日本还可借口大量日本人居住中国东北的既成事实,在旅大租借地期满时拒绝归还中国,以达到永远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就这样,从1914年以满铁独立守备队退伍兵为基础建立铁路自警村起,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共向中国东北迁入移民1457户,共计2272人。
        “九一八”事变后,为转移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国内矛盾,配合“满洲建国”行动,以及加强对苏战备等,日本政府和军部决定接受号称“开拓团之父”的东宫铁男大尉,以及号称“开拓团之母”的茨城县国民高等学校校长加藤完治提出的向中国东北派遣武装移民的方案。加藤提出以招募在乡军人为主,利用50年时间使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人至少达到500万,以改变当地的民族构成。日本拓务省以此为基础,向日本内阁和国会提出了在10至15年间分别向中国东北移入武装的屯田兵制移民1万人和国防移民10万户的殖民方案。1932年8月,日本内阁会议及第63次临时议会通过了拓务省的移民方案和移民预算,并决定当年秋季向中国东北的依兰地区移入500名武装移民。由此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日本至少了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有计划的武装移民活动。
        日本政府和军部还不断完善移民计划,将移民政策置于重要的国策地位。1934年11月,关东军在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召开了第一次移民会议,强调要把移民方案作为“满洲”国策执行。1935年10月,“满洲移住协会”成立,主要在日本国内从事移民的募集、训练、输送及宣传活动。1936年1月,经日本大藏省、陆军省、拓务省认可的满洲拓殖株式会社在新京成立,主要负责移民资金的贷付,设施的建设与经营,移民用地的获取、管理和分配等事务。1936年4月,关东军在伪满“首都”新京召开第二次移民会议,制定了《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该“计划案”提出要在20年内向中国东北移入约100万户,计500万日本人的目标;该目标分四期完成,每期五年;第一期10万户,第二期20万户,第三期30万户,第四期40万户。届时,日本人将占东北总人口5000万的l/10,从而实现吞并中国东北的侵略野心。同年7月,日本拓务省以该项“计划案”为基础,制定了日本政府的《二十年百万户送出计划》。8月25日,广田弘毅内阁将这一计划列为日本的七大国策之一。随即,伪满政府亦把配合日本移民作为三大国策之一。由此,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满洲移民”计划正式变为侵华扩张政策的重要内容。
        为实现《二十年百万户送出计划》,日本政府和军部决定推行分村分乡移民运动,甚至以法律予以规范和保障。所谓分村移民,是以日本国内的一个村庄作为母村,从中分出部分农户组成移民团,进入中国东北后再建立移民村,称作子村。分乡移民亦是如此。这既可以减少移民本人及其家属的压力,增加移民的数量,也可以利用移民之间的乡邻、家族关系,增强移民的定居力,还可以利用“母村”和“子村”的关系,加强联系,互相支援。因此,这种移民方式受到了日本政府和军部的肯定,成为战时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主要方式。
        到1941年底,日本政府向中国东北移民10万户的计划仅仅完成了58.7%,即使如此,日本与伪满政府仍于1942年1月公布了从1942至1946年向中国东北移民22万户的五年计划。因此,如何克服移民人数不足的问题,就成了摆在日本政府和军部面前的紧迫问题。1942年12月8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开拓实践训》,呼吁日本人“开拓报国”,进行精神动员,以挽救行将崩溃的移民政策。1943年底,日本政府为招募更多的农业移民,甚至禁止日本农民流入城市。同时,为弥补成年移民的不足,日本政府大力招募青少年义勇军,并不断放宽招募青少年义勇军的条件。

                                                            开拓团民的生活及罪责

        从早期的“满蒙开拓论”到成为日本国策的“满蒙移民政策”,这决不是几句“到满洲发财致富”、“开拓幸福新生活”之类的迷人谎言就能实现的。这里面除了有日本政府和军部无法遏制的侵略扩张贪念外,还有普通的日本国民在某种程度上对“开拓移民”抱有的支持态度。这也牵涉到如何看待日本民众与开拓团民的战争责任问题。
        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开拓团民,主要由日本农民和破产的中小工商业者、在乡军人和退伍兵、青少年学生等组成,基本上是生活在日本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此外,还有一些自由职业者,如随日军前来中国的翻译、在伪满就职的日本警察等零散的日本移民。
        日本开拓团民是“边耕边战”,某种程度上看,具有屯田兵制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不仅限于农事生产,还担负一定的军事警戒、战备训练、维持治安和征讨“匪军”的作战任务。因此,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的军事打击、旱田耕作技术与知识的缺乏,以及被迫调往前线参战的种种痛苦,使这些长途跋涉、远离家乡的开拓团民们产生了“移民悲观论”,质问“我们是移民,为什么还要让我们担任警卫工作?”“为什么还要我们参加战争?”甚至不少开拓团民因思念家乡而患上了“屯垦病”。患病者要么整日沉默不语、流泪不止;要么充满暴力,四处攻击。为此,日本政府从1939年开始将25岁至50岁的独身女性安插在各训练所,负责照料队员的生活;翌年,又从日本国内募集“大陆新娘”,经过女子拓务训练所训练后集体嫁给义勇军开拓团民。
        日本开拓团民虽不是正规的侵略军,但也对中国人民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行。如强抢中国居民的土地和房屋。1939年,伪黑河省次长中井久二曾指使开拓厅和警察署协同“强征”上马厂、西山后、法别拉、大额尼河、小额尼河等村屯的土地和房屋,将村民撵出家园,并威胁说,如若再进屯,就用枪将其打死。当时,法别拉屯的74户、300多口人搬出屯子时,老幼哭泣,尤其当时是寒冬腊月,这些人受尽冻饿,有的得病而死。失去土地和家园的中国农民,要么给日本开拓团民充当雇工,要么进入日伪圈定的集团部落内充当“县内”开拓民,即在划定的荒地或水甸子内“开拓”。所谓的日本开拓民在东北享受着中国农民早已“开拓”的成果,再由这些可怜的中国农民继续替他们“开拓”。日本开拓团民还往往以殖民者的姿态,肆意欺压和迫害中国老百姓,公然抢劫中国人财物,殴打、枪杀中国老百姓。更有甚者,在中国妇女的家人面前公然施暴,还要求受害者的父母和丈夫跪在地上说“谢谢”。
        因此,开拓团民首先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帮凶”和“加害者”,而且在进行战争犯罪的过程中还掺杂了相当程度的主动性。所以,如果仅仅因为他们是来自日本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或者在战争期间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就简单地称之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或故意忽视其犯罪的主动性,而简单地称之为“客观上也是战争加害者”的话,就会在无形中消弭了他们的战争责任及其应为此进行反省的必要性。

                                                            悲惨结局的拷问与反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开拓团接到指示被要求迅速撤离。开拓团民犹如做了黄粱一梦,在中国东北尚未站稳脚跟,却又不得不携儿带女逃回国内。当然,能够逃回日本的开拓团民实属万幸,大多数团民则因饥寒交迫、胆战心惊和疲于奔命而横尸荒野。更有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甚深者,则打着为天皇尽忠的旗号,枪杀、毒杀或烧杀自己的妻儿老小,然后自杀,或者整个开拓团集体自杀。如,方正县的永建开拓团(中国人称“鬼子营”)的10多名成年团民,在日本战败后首先枪杀开拓团内的妇女和儿童,然后纵火自焚,开拓团的全部房子一根草棍也没剩,82人全部死掉。据日本外务省、开拓自兴会联合统计,到1956年为止,原在中国东北的大约27万名日本开拓团民,战死、自杀、病死、冻死、饿死者约78500人。
        日本开拓团民的悲惨结局究竟是谁之过?毋庸置疑,是当时的日本政府和军部。日本战败投降之际,关东军在通知开拓团撤离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逃亡。面对怒涛般压来的苏军,无能为力的开拓团首先逃向关东军驻地,但他们看到是空旷的兵营。而且,关东军在自己渡过河流之后,把架在各条河流上的桥梁立即加以破坏,此举虽有阻止苏军追击的意图,但无疑也增加了开拓团民逃亡的困难。不惟关东军如此,就是早一点获知撤退消息的开拓团本部的干部,也往往等不及分部成员的到来就先行逃跑了。
        举一个发生在方正县的例子吧。当时有汇集起来的3000多名开拓团民,为避开苏军,决定先去方正县城,再从那里乘汽车到哈尔滨,然后由哈尔滨回日本。但当时哈尔滨已被苏军占领,因此他们到达方正县后立即被关进了难民收容所。当时的苏军正在准备将在中国东北获取的日军及伪满的物资运往西伯利亚,到处抓捕日本男性修筑西伯利亚铁路。苏军曾向国际社会公布:在关押日本人的收容所里,每人一天食品供应量是面包300克,米300克,面粉150克,肉50克、蔬菜600克……,可是实际供应量尚不足该数据的l/10。加之,逃难中的开拓团民本已没有多余的粮食和衣物,所以,饥饿、严寒与病魔一步步逼近难民所里的开拓团民。1945年12月的一场大雪就夺去了上千条开拓团民的生命。
        1945年12月中旬,苏联军队撤退回国,八路军的一支部队开进了方正县城。为了拯救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妇女和儿童,民主政府号召中国老百姓伸出友情之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无私帮助下,大批残留的日本妇女和孤儿被中国老百姓领到家,逐步恢复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死神手中挣脱出来。日本遗孤究竟有多少,现已无从查证。但据公安外事部门的统计,中国养父母抚养成人的日本战争遗孤就达3000多人。
        1946年3月下旬,日本开拓团民全部撤离难民收容所后,方正县政府派出民工,将收容所里的尸体同户外没掩埋的尸体一起运到炮台山的山沟里,浇上汽油火化了。1963年5月4日,根据周恩来总理批示,黑龙江省政府、方正县政府等各级领导亲自来到炮台山,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将散落在野外18年的日本开拓团民遗骨掩埋起来,并树立起木制的墓碑以做纪念。1984年9月18日,黑龙江省外事办与日方商定,将鸡西市530余名集体自杀的开拓团难民的遗骨,由日方护送到方正县。10月,黑龙江省政府从哈尔滨运来了水泥浇灌的刻有“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字样的墓碑和墓座。1986年6月5日,日本友好访问团又将海伦县开拓团难民的残骸迁到方正。至此,方正县将“北满”地区所有客死异乡的开拓团民残骸集中于此,建立了中日友好园林。故而,这次的“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碑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396期,摘自2011年第17期《世界知识》)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