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的幸福_4.世界和平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文化和平统一 > 4.世界和平 > 详细内容
放下的幸福
发布时间:2012/8/11  阅读次数:4705  字体大小: 【】 【】【

<圣严法师情绪管理智慧:放下的幸福>

放下的幸福 相关内容 目录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繁体版序

       第一章:管理情绪有妙方

       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情绪从哪里来?

       业力与潜意识

       如何安心?

       烦恼与习气

       调和感性与理性

       第二章:贪

       什么是贪心?

       为什么贪心?

       转贪心为愿心

       以布施对治贪念

       名利只是暂时拥有

       远离名位、权力的诱惑

       广结善缘带来好人缘

       凡事恰到好处最好

       清贫与悭吝大不同

       第三章:嗔

       为什么要生气?

       瞋是心中火

       瞋心与慈心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

       生气是慢性自杀

       忍耐不是忍气吞声

       第四章:痴

       别颠倒看世界

       烦恼与愚痴

       跳出自己设的陷阱

       危机就是转机

       善用生命不懈怠

       不为自己找借口

       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第五章:慢

       是自信,还是自负?

       心存谦恭,乐当配角

       知惭愧才能更上进

       不懂就说不懂

       发现不足,包容别人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惭愧不是自卑

       以鼓励代替责备

       脱掉虚有其表的外衣

       如何消除虚荣心?

       第六章:疑

       该不该怀疑?

       疑心与信心

       用信来除疑

       疑出柳暗花明

       不要担心未来

       怕也没有用

       如何去除恐惧?

       无有恐怖

       自信度过每一天

       附1: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谁--能够安人必能安己

       安身--在于生活的勤劳俭朴

       安心--在于生活的少欲知足

       安家--在于家庭中的相爱和相助

       安业--在于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和精进

       附2:我为你祝福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

       从〈普门品〉谈如何自助助人

       从〈大悲咒〉谈如何祈福有福

       附3:佛教五毒:贪、嗔、痴、慢、疑

       附4:圣严法师生平简介

放下的幸福 相关内容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

       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简而言之: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人生,真的有很多不公平要去接受。生活,难免出现逆境。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用智慧把责任负担起来,才能真正地从困扰的问题中获得解脱。因此,放下的幸福,简单而深沉。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面对它:即是告诉自己,任何事物、现象的发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们不须追究原因,也无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对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紧的。当问题发生时,逃避并不能阻止它不出现;只有坦然以对,把它当做是一种应对危机处理的锻炼,或者是另一种让自己成长的助力。不要害怕承担做错的后果,努力从中累积人生的经验。不做鸵鸟,直面人生。面对是幸福的第一步。

       接受它:很多人在问题发生后,都很难接受这个令人失望而意外的结果,但是人生本来就是一连串的起伏波折,得失是很平常的事,我们不可能永远处在顺境之中,所以,遭遇逆境时,也要勇敢接受,就是一种智慧。

       处理它:因果必须配合因缘。对于任何不好的情况,如果能够改善它,当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也不必失望,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成功的机会。

       放下它:“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事情已然过去,繁华似锦也罢,一塌糊涂也罢,归零是必然的。现实早在重启,你还恋恋不舍,耿耿于怀。心里放不下,又是何苦?

       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禅的最高境界,缘于“放下”。“放下”的禅理类同于“得与失”的智慧。失即是得,是一种痛苦,也是幸福。因为只有失去,空下的双手,才能拾起新来的幸福。

       能作如此想的人,对一切都会生起同情心与尊敬心。同情人家也是具缚的凡夫,尊敬人家也有独立的人格。无论遭遇任何状况,都不会认为它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如果已经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如意的事,能让它不发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发生,担心又有什么用?担心、忧虑不仅帮不了忙,可能还会令情况变得更严重,唯有面对,最后放下,才是最好的办法。

       对感情的问题,宜用理智来处理;对家族的问题,宜用伦理来处理;即使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应用时间来化解、淡化。能够面对、接受,就等于是在处理;既然已经处理了,也就不必再担心,应该放下了。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该怎么生活就怎样生活。

       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每一个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马,也要放别人一马,不要把生命浪费在钻牛角尖上。生命的路很长、还宽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放下的幸福 相关内容 繁体版序

       幸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我们总是喜欢说“追求”或“争取”幸福,仿佛幸福是一面高挂在墙上的奖牌,必须经过一番竞争与奋斗才能获得。这种普遍的意象使许多人认为,幸福是来自于自己身心之外的某样东西。然而,您是否有过这种经验:当自己得意地看着手中辛苦挣来的战利品时,却隐约察觉到有一种失落感,因为我们所期待的“幸福”,并未随之而来。

       为什么一个人可能得到一切却仍旧不幸福?因为幸福其实是来自自我的“放下”、烦恼的“消融”,而不是任何东西的“获得”。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在第一章首先探讨的正是烦恼的来源——情绪。他指出三种“情”——情操、情感与情绪的不同,并强调:任何情绪都是情感无法满足所造成的冲击与困扰,都是烦恼。书中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则分别深入探讨对我们造成最大伤害的五种烦恼——贪、嗔、痴、慢、疑,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五毒”,并提供不同层次的管理与解决之道。

       法师擅长以短短的几句话,为一般人不易理清的观念做出精彩的说明,例如,对于何谓“贪”,他说:“得到了需要的东西不叫贪,不需要而想要的才叫贪。”在解释如何对治“嗔”时,则说:“忍并不是忍气吞声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马上做出反应。”

       烦恼虽有千百种,但是它们和所有的事物一样,只是暂时性的存在。恼人的情绪来袭时,只要善用书中的方法一一化解,最后终能“放下”执着,让心回归单纯、天真的本性,这时,幸福便不求自来了。

第一篇 佛法改变人生 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人的五大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会带来许多情绪的困扰,如何以佛法消解情绪烦恼,开创幸福人生?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然就会有情绪。我们也大都体会过控制不住情绪,反被情绪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为一时情绪冲动而犯了错,事后却又懊悔不已。

       情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情操,例如哲学家的情操、艺术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这些情操是理性的,对人、对世界、对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情操的话,那就跟低等动物没什么两样了。

       第二种是情感,情感是指与亲人,或是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和事物之间,因为喜欢或是不喜欢而产生的感情现象。情感虽不如情操那么高尚,但是人如果没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矿物。只是情感是自私的,以自我的喜怒哀乐为依据,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不是十分稳定;而情操却是非常清净,且非常和平、稳定的。

       第三种是情绪,情绪是从情感而来,当情感不能宣泄、满足时,心里就会发生冲击和困扰,因此产生情绪。情绪就像是暴风雨中的海浪,没有理性、规律,而且波动非常厉害,只不过有的人波动很高,有的人较低一点而已。

       情绪来的时候,就像无名火,会大哭也可能会大笑,甚至还会揍人,出现暴力倾向。所以,一个老是情绪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扰,别人看到情绪冲动的人,也会敬鬼神而远之。因此面对问题时,最好不要随便动情绪。

       但是有人会说:“如果人生活得毫无波动变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无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过瘾,所以有情绪也没什么不好啊!”

       这种将人生的情绪起伏视为一种调剂的看法,实在是似是而非!试想每一次情绪的波动,身体的细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体不健康,心理也不会健康。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乐的情形下生活,是活不久的,一点也不划算。要让自己经常生活在愉快平静的情况下,情绪才会稳定,心理也才会健康。

       要避免情绪过分的波动,首先就要明白情绪会带给自己与别人灾难的严重性,这样才会懂得约束自己的情绪。情绪会带来一波接着一波的坏事,就好像是高血压会带来生命的危险一样,首先可能是中风,再来就是瘫痪,说不定接着就是死亡。所以预防自己情绪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绪还没有发生以前,能够先察觉到自己已经快要动情绪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用观念来化解,告诉自己动情绪是划不来的,因为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甚至连他人也会遭殃。

       除了运用观念之外,一些修养的工夫,例如静坐,或是经常默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也会很有帮助的。在情绪还没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产生移转作用,让情绪转换为一种念佛的清净念头,一种信仰的念头。

       然而,我们在运用观念或方法的时候,也要明白目的不是在压抑自己,而是要化解自己的情绪问题。其实只要我们不管它,不要老是在想这个问题,或是老想要冲过它、对付它、抗争它,情绪反而都能很简单地化解。

第一篇 佛法改变人生 情绪从哪里来?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不要总是将焦点放在情绪的爆发点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听一首柔和的音乐,或是找朋友谈谈,让情绪慢慢缓和。

       更进一步的方法,是观察自己的念头从哪里来?也就是看念头是怎么产生的?不过,念头从何而起,常常连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情绪,那么根本就不需要管它,因为不必为了没有发生过的事生气。即使是发生过的事,也都已经过去了,那又何必生气呢?动情绪不但没用,反而会使自己乱了方寸;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逊,或动作粗暴,那我们身上的细胞不知道会死掉多少,真是既伤身又伤心。

       知道引起情绪起伏的原因,观察情绪的生灭,以及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这才是一种非常有智慧的处理方式。这种智慧,就是明白情绪生灭的来龙去脉;知道了以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问题统统交代清楚以后,自己反而没有事,既然没有事,情绪就会安定下来。

       另外,更深一层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来龙去脉,不管它的源头是什么?起因是什么?爆发点是什么?而是往下去看,看自己的念头是好念头吗?是智慧的念头,还是烦恼的念头?如果是烦恼的念头,老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那就太没智慧了。人之所以为人所爱、所敬,就是因为有智慧,会有人想做愚者吗?只要是情绪都是不好的,所以我们面对情绪,只看念头而不管它的好坏,或是怎么生起的,当下就停止念头。

       所以,佛教称起烦恼时为热恼,恼就是烦恼,热就是火热。虽然在现实中,我们不在地狱,但其实痛苦的程度和身在火热地狱没有两样。把自己放在地狱里,是多么愚蠢的事啊!在这个时候,就要马上当机立断,让烦恼的念头一起时,就马上止息。

       但是要做到这个层次相当不容易,所以还是要从第二个层次,也就是从看着念头起、看着念头灭的工夫做起。等到工夫纯熟之后,才能再进一步到达一发现念头起,马上就不见的地步。能到达这个层次的人,我们称他为贤者,但贤者并不是没有烦恼,只是已经不会再被烦恼伤害,也不会再伤害其他的人,这是自我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第一篇 佛法改变人生 业力与潜意识

       业力与潜意识

       面对人类行为与情绪的失控,根据佛教的说法,这和个人业力有密切的关系。业力这个观念是指我们在过去无量世(也可以说是“无始”)以来,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种种行为(包括身体的、语言的和心理的行为),所造成的一种力量,一直累积下来而集中到我们现在这一生之中。

       不过,并不是我们过去世所有的业力,全部都会在这一生中显现出来,而是要看哪一种业力最强,以及哪一种业力和我们这一生的环境、因缘最相近也最相应,才会在这一生出现。当然,如果业力的力量小,或是虽然强大,但是没有机会或环境让它发展,那么它也就不会起作用了。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学家都将业力归咎于潜意识,认为是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我们的行为与生活,才会影响我们能力的发展和智慧的判断。心理学上的潜意识,是自己不能控制也不能自觉的,它蠢蠢欲动,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产生这么一个念头,而且还不断出现的现象。它很可能是由我们从小到大的种种经验、学习而得来的影响,并在头脑里产生的一种力量;也有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的讯息,并不是外界或生命之中发生过的事,但是自己的心念常常告诉它、暗示它,结果就变成一种潜意识。

       因此,我们可以说潜意识是从业力来的,因为过去有些业的力量相当强,所以到了这一生会对某一些事情记得特别清楚,而且很深刻地进入头脑,并从内在制造一些观念,于是就出现一些念头,变成了潜伏的意识活动。不过,它虽然从业力来,但是和业力并不同,潜意识是已经在运作的,在我们这一生之中时时刻刻找到机会就会出现;而业力则有的已在运作,有的则无,也就是有的在这一生能够现前,有的则不会现前。当我们了解潜意识与业力愈多,发生问题的机会便愈少,因为我们已经知道那是什么了。

       这就像人都怕鬼,而人怕鬼的原因多半是因为不知道鬼的模样,也不知道鬼在哪里,所以随时随地都在疑神疑鬼。反之,如果清楚鬼是什么模样,也知道它会在哪里出没,就不会怕它了。潜意识和业力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了解潜意识愈多,对我们就愈有帮助。

       所以,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往往也试图勾起人们的潜意识,甚至用催眠术来了解受测者的潜意识中究竟在想什么?想讲什么?准备想做什么?当受测者知道原因之后,这个潜意识的力量就会渐渐褪色,进而不再产生作用。

       而我们的业力就像有根的草,斩草本来应该除根,有时候虽然不除根,但是如果我们一看到草就砍,只要芽一冒出土就除草,那么草根就会因为来不及吸收营养而慢慢萎缩。

       同样地,虽然有业力,但是它不一定会造成我们的困扰,就像草根还在,但是只要不让它有机会生长,业力自然也会消失。我们普通人都有遇到困扰的时候,虽然我也肯定心理治疗的效用,但佛法毕竟是正本清源,能除根的,所以用佛法来处理情绪烦恼,比心理分析或是催眠更好一些。

第一篇 佛法改变人生 如何安心?

       禅宗有一个故事,是初祖菩提达摩和他的弟子慧可禅师之间的对话。慧可禅师老是觉得心里问题很多,希望菩提达摩能够帮他安心。于是菩提达摩问他:“你的心在哪里?把你不安的心拿出来让我看一看!”结果他找不到自己的心,这时菩提达摩就告诉他:“我已经替你把心安好了!”

       人之所以内心不安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是嫉妒心、担心、嗔恨心、愤怒心、贪心,以及种种矛盾冲突。这冲突包括自己与自己,或自己与他人之间,以及现实和想象或期待之间的落差。

       譬如嫉妒心,有时我们看到别人的表现好,心里就会不舒服,其实别人有好的表现应该要赞叹欢喜,感同身受。而且对别人的成就,我们也可沾一份喜悦,甚至起而效法。与其嫉妒别人,不如去了解他人能够成功的原因,并且看看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够像他一样优秀。但是,有时别人能得到的,也许自己付出了同样的努力还是得不到,这时就要想到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因缘福报不够,只要再努力,然后加上因缘福报的促成,自然就会成熟了。

       所以别人的成功,一定也是辛苦努力来的,即使不是这一生的辛苦,也是过去生累积而来的。有的人会对别人生来有钱、有地位,感到不服气,觉得自己辛苦一辈子,既没有钱,也没有福气。这时我们就要想到,这是别人过去世努力修来的结果,不用羡慕,也不需要嫉妒。

       另外,贪心也是常使人心不安的原因,能够得到的不叫贪,得不到的却想要,这才是贪。贪得无厌是很痛苦的事,其实能够得到的自然会来,所谓水到渠成,根本不必挖空心思去想、去和别人争,只要努力去经营,自然会开花结果。如果成果没出现,表示因缘尚未成熟,也不必为此难过。能够这样想,就可以消除因贪而产生的痛苦了。

       事实上,内心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当觉照到心不安的时候,可以先了解心为什么不安?找到原因之后,就会发现很多烦恼都是没有必要的。例如参加联考,有的人考完试,每天等着发榜,心里等得很不安,一直在担心会不会上榜?究竟考上哪里?这时如果能转念一想:“反正都已经考完了,担心这么多也无济于事。至于发榜以后究竟会怎么样,到时候再来打算,现在担心也没有用。何必自寻烦恼?”这样一想,马上就会心安,觉得自己的胡思乱想真是无聊!

       所以,人不安心的时候,可以反思,问问自己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如此一反问,很容易就会发现往往只是自己想太多,事实上,没有什么值得烦恼和难过的。经过这样的省思,心就会安定下来。此外,内心不安的时候,也可以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圣号,将心、念头安住在佛号上,不再去想那些烦恼的问题,心自然会慢慢安下来。

第一篇 佛法改变人生 烦恼与习气

       人都会有烦恼,当成为习惯后,烦恼的感觉就渐渐不存在了,只会留下烦恼的现象,也就是习气。例如一个视钱如命的人,看到了钱就如饥如渴,一看到钞票就想要占为己有,这种饥渴的感觉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经常有这种饥渴的感觉,看到钱就想拿,而且完全不理会是不是该拿,这时已经变成是一种贪的习气,而不是贪的烦恼,所以习气和烦恼是不太一样的。

       烦恼不但会伤害自己,有时也会伤害别人。如果烦恼生起的时候,不表现出来,也许别人不会受伤,却会伤害到自己,让自己很痛苦。例如一个单相思的男孩,心里总是想着喜欢的女孩,但是对方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男孩的内心却在烦恼。他虽然没有伤害到其他的人,却已经伤害到自己。或者说,这个男孩不管对方爱不爱他,总是追着对方不放,把别人烦得痛苦极了,让对*得像是一条甩不掉的蛇,这样影响到别人,使别人受到伤害,也是带给别人烦恼。

       而习气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自己并不觉得在伤害人,也不觉这是烦恼。例如有一些人,和他一起吃饭时,他会习惯地看看别人的碗里究竟吃些什么,看得别人很不舒服;或是不管别人的感觉,咳嗽的时候不捂嘴巴,甚至对着人一边谈话一边咳。他并不知道这些行为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因为他是无心的,所以不觉烦恼,而他的无心却伤害到人。这种让别人讨厌的无心怪习惯,就是习气。

       习气重的人,经常让人感到讨厌;但也有一些习气,反而让人觉得有趣。像有位高僧来访时,他在公共场合常常一边讲话,一边拉拉衣服或是摸摸鼻子,小动作满多的。他不管别人的感觉怎样,但是因为是从这位高僧的身上表现出来,反而让人觉得很可爱。

       有一次我在台北的国父纪念馆演讲,因为衣服穿得满多的,觉得很热,当下我也不管别人感觉怎么样,就说:“对不起!我很热。”然后就把外袍脱掉,现场的听众则觉得这位法师很自在、很亲切。虽然我没有像那位高僧那样洒脱,但是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在身体痒的时候,强迫自己不管它,或是不去抓它。身体痒的时候当然可以抓一抓,坐太久也可以动一动,不需要什么事都一板一眼的,因为这样也是一种痛苦。

       人所表现出来的习气,有的很可爱,有的却让人讨厌。因此习气是必然的,但还是要注意自己是在什么样的场合、是什么样的身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否则自己没烦恼,却造成别人的烦恼,那就不好了。

第一篇 佛法改变人生 调和感性与理性

       在一般的看法里,人大约可以分成两种形态:一种人非常的感性,另一种人则非常的理性。一般人对感性的人之刻板印象是不理智、无理取闹,理性的人则是理智而有智慧;所以大多数的人都愿意接受理性的人,对感性的人反而敬而远之。

       事实上未必尽然,有时感性的人容易与人相处,而太理性的人往往态度冷淡的冷眼旁观。例如我有一个徒弟非常理性,做什么事情都一板一眼,不容许自己和他人做事有错误,所以跟他共事的人压力很大。虽然他做事有条有理,但是人缘不好,因为大家都怕他。感性的人就不同了,虽然有时有一点多管闲事,但是他会顾虑到别人,会同情、谅解、包容别人。

       但是太过感性也不好,如果感情太泛滥,很可能会表错情而带来麻烦。如果不能恰到好处地照顾、关怀别人,也会适得其反。因此,感情的表达要适当,不要让对方感受到太大的压力,或让对方习惯你的照顾而黏住你,最后你想摆脱却摆脱不掉。你的本意原只是单纯的关怀和照顾,结果却造成对方的依赖,这样的结果对双方都是伤害。

       其实,理性也未必不好,只是一般人的理性是待人处世,样样照规矩来,没有变通和弹性,就像机械一样,每一个螺丝都得规规矩矩定位,不能更换。如果像这样的机械化,生活还有什么味道呢?人与人的关系本来就是互相影响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感性和理性要能互相配合,感性的人需要理性来辅助,理性的人需要感性来润滑,这样才是一个菩萨行者。

       真正的感性是一种清净的感性,它是净化以后的感情,也就是菩萨的慈悲。而理性是智慧的另外一个名词,但是智慧并不等于理性。理性没有转圜的空间,而智慧则可以为适应对方而做调整,但自己不会在适应调整的过程深陷其中,产生烦恼。这样,可以和许多有烦恼的人相处,但是自己却不会受到影响,才是有智慧的人。

       人如果只有感性,就容易产生情感的纠缠;仅仅是理性,则又会变成一板一眼,机械化的人生。社会的混乱与不和谐,以及现在许多人的问题,多半就是因为不知道恰到好处地应用感性和理性,才使得一些人在自认为感性的时候觉得痛苦,自认理性的时候又不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社会也因此失去了温暖。唯有感性和理性的调和,才能真正为人间带来温暖的慈悲和光明的智慧。

第二章 贪 什么是贪心?

       凡是“想要”的超过“需要”时,就是贪。若能生活简朴、减少欲望,心便不会随着物欲而起伏不定。

       在佛经上,“贪”有好多不同的说法,譬如它又叫做“欲”,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人到底希望什么?又渴求什么呢?人在身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贪“色、声、香、味、触”五欲,眼睛贪好看的、耳朵贪美声、鼻子贪香、舌头贪好味、身体贪接触的舒适感。总之,凡是好的都喜欢贪。

       但是,人本来就不能不吃饭、不睡觉,眼睛不能不看,耳朵也不能不听。所以,贪是指我们过分的要求,就如我常跟弟子们说的:“得到需要的东西不是贪,想获得不需要的就是贪了。”实际上,人们真正的需要并不多,譬如我们睡觉只需要一个床铺,吃饭只要吃饱就够了……可是人仍然想要追求、获得很多东西,为什么人会这么贪得无厌呢?这和人的心理有关。

       人的心理有一种想永远据为己有的欲望,因为一般人想要贪着的东西都是不能永远保有的,但是当拥有以后又开始担心会失去。以金钱为例,我们日常所需的花费并不多,但是一般人总是害怕得到的金钱很快就会用完,所以希望财产能够愈积愈多,以备不时之需,结果变得贪得无厌。

       贪心的人就像一只爬在结满果实的桃树上的猴子,它看到满树饱满欲滴的桃子,每一颗都想吃,结果摘了一个往手里放,又摘两个夹在腋下;摘到最后,不但一颗桃子都没有吃到,还把自己累死了。人往往就是这样,被贪心带来的许多烦恼给累死了。

       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人并不仅是对财物贪着,对很多东西也都是贪得无厌地追求、争取。人和人之间很多的磨擦和不协调,也都是因此而起的。所以,贪心不仅为自己带来困扰,也会为社会、自然带来灾难。

       本来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并不多,如果是在个人的需要之外,为全体大众的需要考虑,这就不叫做贪,譬如希望大众能够有衣服穿、有车子坐、有房子可住,为社会众生造福,就不叫做贪。

       因此,我们除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以外,不可要得太多。适可而止需要智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时时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看自己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第二章 贪 为什么贪心?

       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着的东西种类不同,而有好坏之别,因为不管你贪的是什么东西,都是额外的追求。但它还是有程度上的差别,也就是贪求的目的是为自己,还是为了他人的差别。

       有一位寺院的住持,才接任没有多久,就对我说:“自从我当了住持以后,贪心似乎增加了很多,可是我又不能不为寺院着想。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信徒前来,希望有更多的钱、更多的弟子,也希望寺院的房子盖得愈来愈多,很多弘法的事业都能随之展开。”他觉得当了住持后,头脑里整天都在想如何能够得到更多一点,这让他很苦恼,可见得贪真是烦恼的根本。

       我问他:“你的这些打算、期待,是为了自己吗?你希望当住持一定要当得让人称赞吗?或是羡慕你拥有这么多的信徒、这么大的寺院,感觉你这个住持很能干,比任何人都做得好?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是贪。如果不是,而是为佛教、为寺院、为大众设想,那就不是贪了。”

       这位住持为了弘扬佛法,所以需要有个道场作为弘法的场所;为了容纳更多人来这个地方修行、听闻佛法,所以房子要盖得大一点、多一点;为了让众生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能够种福田、布施供养,所以需要寺院替他们来结合捐款,用清净的财务来做有益于众生的事。这些需求全都是因为众生、社会需要,和为了推广佛法,所以并不是贪。

       如果是自己本身的欲望想要,不是为了他人、团体而着想,那就是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成功时会很骄傲,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好像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时,就觉得很倒霉,害怕让人看不起。像这样患得患失的情形,就已在烦恼之中了。相反的,如果能将念头转过来,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而服务,那就是有智慧的人。

       如果真能这样想,也就没有烦恼。对大众而言也是一样,大众的反应都会随着你的存心和动机而改观。就像社会上虽然有一些人是以私心在做慈善事业,让大家误以为他是个很有慈悲心、公德心、了不起的人,但是这种人终究还是会被揭穿的。

       即使包装得非常好,让人误以为他是个好人,毕竟还是骗术。既然是骗术,也就是烦恼,就算能骗人一辈子,自己的内心也不能平安快乐。因此,一个有智慧的人,是绝对不会自欺欺人的。

第二章 贪 转贪心为愿心

       佛法说贪为苦本,想解决苦的问题,就要先从“知贪”开始。人的需求有两种,一个是需要,一个是想要,凡是想要的超过自己的需要时,就叫做“贪”。但是,人常常不但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而且也很难将需要和想要两者的差别,分得很清楚,总是感觉还不够、还没有满足。

       其实,要分辨需要与想要有何不同,并没有那么困难,譬如口渴了要喝水,这就是“需要”;可是解渴只要喝一杯就够了,如果为了以备不时之需,而想要储存两三杯,那就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心理一样,这就是“想要”的贪了。当前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这就是需要,至于以后需要什么?是不是还需要这么多?因为都无法事先预知,所以根本不用顾虑。

       人缺乏饮食,生命就不能够维持下去;没有男女关系,种族就不能够维系传承,生命也没有办法延续。告子说:“食色,性也。”可见饮食男女本是人之常情,会被认为是坏事的原因,在于人很容易过分地追求,沉湎其中而无法自拔,譬如耽溺复杂的感情世界,或是玩物丧志,这些都会因贪为自己带来烦恼,也就是所谓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然,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自己的能力也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那还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是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负荷的,麻烦就会接踵而来。

       除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外,人通常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好的音乐,总会想多看几眼、多听一下,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享受美色与音乐,是本能的反应,并不需要特别厌离。对于公园让人赏心悦目的花朵,就让它自然而然地呈现在面前,只需单纯欣赏它的美丽;对于音乐,如果正巧听见动听的音乐,那就自然地去聆听,听得欢喜,也是一种享受。

       但是如果觉得花朵很美,而兴起想把它摘回家的念头,这就是贪了。音乐也是一样,如果听得浑然忘我,忘了手边该做的事,而沉迷其中;或是为了听好的音乐,而耽溺于玩音响,并且愈玩愈高级,要求也愈来愈多,像这样不断地追求或是占有的欲望,就变成贪了。因此,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质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变成执着,那就会带来各种烦恼。

       欲和爱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它们常常容易引起人们贪的欲望,而欲和爱一旦和贪连在一起,就变成烦恼的名词。但是贪也有好坏程度的分别,譬如爱可以是一种付出奉献,而欲也可以是一种希望,希望自己和世界能够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更进步,这就是把贪爱和贪欲转成愿心,转成一种期待。因此,贪爱和贪欲也可以转往良善的方向发展,对社会做出积极的奉献。

第二章 贪 以布施对治贪念

       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用布施来对治贪,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拥有的财力、物力,来帮助别人渡过难关,甚至还可以布施自己的时间、智慧,或利用自己各式各样的资源协助他人。当我们能多为别人设想、为他人谋求福利,往往自己的收获更多。

       以我个人为例,我本是个一无所有的出家人,可是当我看到有许多人生活得很痛苦,为了帮助他们改善环境,我就开始想办法募款,结果有愈来愈多和我有同样心愿的人出来支持我,在众人的成就下,建设了法鼓山。法鼓山并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属于社会大众的。

       由于我的付出,共襄盛举的人也愈来愈多,聚集的力量也愈大,能做的事情也就愈来愈多了。这就如同老子所说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愈能够奉献,自己拥有的就愈多,而且不用刻意,它自然而然就会来了。

       这就好比井里的水,取用的人愈多,水源就会源源不绝;如果舍不得供人取用的话,井里的水永远都不可能再生。同样地,如果不舍得把自己拥有的财产给人,不仅财产不会增加,还会被骂是守财奴,而且也会为了钱该怎么处理、运用,死了以后又该给谁而担心,反而徒增痛苦。

       所以,如果真的想布施,即使没有任何东西都没关系,因为只要发了愿心,并且努力去争取、去制造,加强自己的能力,结果一定会有东西可以布施。真正的布施是奉献给众生,心中完全没有回收的期待,也没有贪心,这样才能达到智慧圆满、福德也圆满的境地,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

第二章 贪 名利只是暂时拥有

       一般人贪取的项目,不外是金钱、名位,然而这些东西有时是必须的,有时又是“不请自来”的,所以重点不在如何规避它们,而是要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们。

       以储蓄为例,如果有正当的目标计划,像是储蓄多少钱之后可以请一部《大藏经》,或是就可以设立奖学金帮助人求学,这些都是很好的立意,所以并不是贪。如果储蓄的目的,是为了累积财产以满足私欲,这就是贪了。

       又如投资股票,我们常看到有人玩股票玩到倾家荡产。其实,以股票作为正常的投资并没什么不好,除非是将股票拿来投机炒作,那便是一种贪念,就是烦恼。

       金钱就像水一样,需要常常地流动,流动的时候,不论多也好、少也好,都还是维持在一个整体中。所以当你投资股票时,只要想到这个钱放到股票里去,可以帮助社会经济资源的流通,如此,你赚了钱会高兴,赔掉了也不会痛苦。

       如果你贪心大起,希望赚的钱愈来愈多,那么在投资的时候,你就会孤注一掷,把全部财力都投进去,结果反被股票套牢了,不得解脱。所以,一样的行为用不一样的观念与心态去执行时,会带给你不同的结果。

       至于名位,最重要的是实至名归,否则会为了保有浪得的虚名而痛苦不堪。“名”不过是一项工具,因为有名自然就有社会地位,有社会地位就有能做的事业、能发挥的力量。有名位并不是坏事,但有名声、地位充其量只是“大家知道”而已,不要把名位当成自己。事实上,名位也不需要刻意追求,时机成熟时,它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因此也没有必要看得太重,患得患失。

       有的人因为在电视上的曝光率比较高,变得有名了,所以就开始对名斤斤计较,怕自己又变回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如果真的有一天电视上不再出现他的面孔时,他可能就会觉得社会遗弃了他,于是产生失落感,变成一种烦恼。

       其实,个人的事迹会在报纸、电视上这一类大众媒体上被报导,并不代表什么,只是因为我们做了这些事,恰好被大家看到罢了。如果没有机会曝光,就表示时间、环境还没有因缘需要我公开出现,我可以在其它地方做其它的事。

       所以,不论是金钱或名位都应该把它当成是暂时的拥有,而不要把它看成实质的东西,或当成是自己的代表,有也好、没有也好,都只是一时的因缘而已,这样就不会有痛苦烦恼了。

第二章 贪 远离名位、权力的诱惑

       名位、权力,人人都想追求,许多年轻人常常会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仿佛愈作怪,出名的机会就愈大。其实他们多半只是希望被注意,纯粹是为了出名而出名,可是这种满足只是一时的刺激,所得的也只是一种虚名,而虚名只会引来浮利。纵然真的得到利益,恐怕也是非常的空虚吧!

       然而,年轻人从来不考虑这种虚名究竟能让自己有多少利益?对他人又有多少好处?虚名浮利往往反而是造成烦恼的原因,为了让别人知道他们,所以必须不断地兴风作浪,引起讨论话题。即使所作所为没有犯法,却已经造成社会的浮动和人心的不安了,不仅他们本身是群受害者,对整个社会也是有害而无益的。

       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我们并非无能为力去改变社会风气,最重要的还是从小开始的家庭教育。做父母的应该要把孩子当成朋友般看待,和他谈心,轻松自然地讨论这些问题,慢慢让孩子自己发现一些正面的东西,建立正确的见解,而不仅是教训孩子,强输观念给他们。另外,父母的行为对儿女来说,具有示范的作用。试想:如果父母自己就做不好,却对孩子说:“我这样是不对的,但是孩子啊!你千万不要学我啊!”孩子怎么可能因你的说法而改变观念呢?

       除了名位以外,权力也是很多人想要拥有的。有权力时虽然可以做点事,可是和名位一样,我们要小心别被权力控制,落入烦恼的境界里。

       虽然有权的人往往也有名,但有名的人不一定有权,因为有名的人大部分只是在场面上出现,背后有一只更有力量的手在操控他,因此他们只是演戏的人。演戏的人虽然有名,但在背后操控的人才有实权,譬如很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就不是实权者。

       权力一方面从金钱而来,另一方面从智慧而来,也有从职位而来的。

       所以,如果你有钱、有智慧,也有职位,即使没有名,也一定会有权。有的人有了权之后,就开始弄权、玩权,将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却没有想到未来变化。要知道,权势有它的时间性、阶段性,而且每个人都有年龄的限制,因此人不可能永远掌权。随着身体衰老、环境变化的时候,权力终究也会失去,所以最好不要玩权。

       有权能够为人设想、帮助他人,而不过分使用权力或自私自利,那是很好的,名位也是一样。所以,重要的是你使用权力的愿心,以及你看待、运用它的态度。

第二章 贪 广结善缘带来好人缘

       我们都知道贪是不好的习惯,可是有时候我们又会走入另一个极端——悭,也就是小气、舍不得和吝啬,有人以为这是节省,其实悭和节省是两回事。

       悭和节省的差别,主要在于节省的目的,譬如我们有十块钱,为了布施而量入为出,努力节省了一块钱,这就不是悭。相反的,如果我的生活只需花费五块钱,可是当没饭吃、没衣服穿的人向我们求救时,也舍不得将剩余的五块钱布施给人的话,那就是悭了。

       因此,悭是即使自己有多余的东西也不给人,而宁可把它贮藏起来,这样的行为对他人没有利益。但它不像贪是硬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所以不会损害到人,和贪比起来稍微好一些。

       虽然悭不会伤害别人,可是许多人就是因为舍不得布施,反而阻碍了自己的成长和事情的发展。譬如有的人学问很好、知识非常丰富,或是技术相当精巧,但他就是不愿传授给人,也不愿意分享给人,死的时候等于把智慧财产带到棺材里,这不就等于没有用了吗?

       又譬如你公司里有很多的职员,他们为你赚了很多的钱,结果你一毛不拔,那么这个公司还能继续存在吗?有利就应该共同分享,而分享的时候可以分层次,付出的多分享的多,付出的少则分享的少。

       一个老板付出的是资本、是他的智慧与心力,因为他付出的最多,所以得到的多是正常的。但是,一般职员至少也付出了劳力、智慧和努力,甚至还付出了超额的时间来为公司工作,所以给予适当公平、合理的分享,是应该的。如果只晓得剥削,或者不愿意和员工分享利益,就会渐渐失去向心力和人缘,这就是悭吝带来的损害。

       有的人虽然没有什么财产,但是他很慷慨,愿意把所有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因为这么慷慨,所以大家都相信他、拥护他,可说是一个领袖人才。而一个悭吝的人,因为不愿意把自己的所有和人分享,所以没有人缘,也不会得到别人的拥戴。

       但是,慷慨和“打肿脸充胖子”还是有差别的。慷慨是自己没有,或有的不多,而尽其所能地奉献给人;而有的人则是自己没有,却拿别人的东西,譬如用赊、借、偷、抢等方式所获得的东西来和别人一起享受,也就是慷他人之慨,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了。

       今生没有广结人缘的人,来生只会是个愚蠢的人。如果能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与人分享,来生才会增长福慧。

第二章 贪 凡事恰到好处最好

       悭吝会让我们不得人缘、失去朋友,同时自我也不能成长。因此,无论我们有什么东西,都尽量能让人充分运用,包括名位、财产和权力等都是一样,而不要自己独享。有很多名人就是怕被人利用,因此不愿意把名借给人,像有时别人只不过是希望能借助你的名气来推广某一个活动,代表你也赞成这件事情,但即使这只是一个假名,你可能仍然不愿意借给他用。

       当然,我们要爱惜羽毛,弄清楚对方的目的,不要让人假借你的名去做坏事。如果目的是正当的,请求的人也没有什么问题,你却不给他用,那就是悭了。如果经过了解之后,发现对方或是事情本身有点争议性,那最好还是不要给他用,否则恐怕会惹很多麻烦,别人会怀疑你怎么会和那种人牵扯在一起,进而猜测你们也许是合伙人,如果是这样,就得留意爱惜羽毛。不过,爱惜羽毛过了分,那也叫做悭。

       名是如此,权也是一样,只要能够做好职务之内的事以及必须做的事,那就不是悭。我们常说“人在公门好行善”,就是希望有权的人能随时主动运用自己的权力来帮助他人,利益众生和社会。如果说有权的时候不用权,或是不用来利益社会大众,只是抱持做做官,让上司不生气、下属高兴,和和稀泥的心态,那这个权力就浪费掉了,给你权等于没有用一样。所以,权还是要给有魄力、有理想的人来做。

       但是,去悭有时很容易又变成是一种浪费,因此两者之间一定要取得平衡点。凡是多余的就叫做浪费,如果是恰到好处地付出,那就不是浪费。譬如别人已经给他某样东西了,你又再给他一份;或是今天有了、明天也有了,你还要给他更多,那就是浪费了。

       中国人很怕被别人批评为小气,总希望让人觉得自己很慷慨,所以请客的时候,明明五道菜就可以吃饱了,却一定要准备十二道菜,仿佛这样才不算小气,结果每道菜都剩下很多,形成浪费,这实在是一种恶习。所以请客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所请的是什么样的客人?而自己的身分、财力又是如何?虽然不要太吝啬、寒酸,但也不要过分浪费。

       我们做事要掌握“恰到好处”这四个字,任何事恰到好处就是最好的,过与不及都不好。因为不及就是悭,超过就是浪费,能以智慧来分辨如何做是刚好,就能做到恰到好处。

第二章 贪 清贫与悭吝大不同

       清贫生活的风气曾流行一时,也可以称为是一种简单过生活的思潮。

       所谓清贫生活,就是符合自然,尽量节约,崇尚朴实,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它和悭不同,悭是舍不得用,而清贫是强调生活的清淡、简朴,因此需要用的东西仍然要用,只是要耐久而不奢华;自己的环境也要打理得非常简单、素雅,不讲求过分的华丽和花俏。

       我有一个朋友,虽然他是船运业的巨子,是位大商人,但他每天早上吃的东西都非常简单,只要一杯咖啡、一个苹果、一杯牛奶,就打发了。有一天我去拜访他,他从冰箱里拿出一个柠檬,看起来已经切过好几次了;接着他切了一片放进他的红茶里,也切了一片放到我的红茶里,然后又放回冰箱。我就问他:“这个柠檬吃了几天?”他说:“这是第三天,反正一个人吃饭,早餐也习惯这样。”我说:“这样子是不是太节省了?”他说:“可是我只要这么多!”因此,他一个柠檬大约可以吃上五六天。

       一般人也许会因此而觉得这个人很悭吝、很小气,其实他是非常慷慨的人,常用金钱帮助他人,设立了各种奖学金来帮助社会、帮助学校,和所有需要帮助的年轻人。他将自己个人的花费降到最低,生活过得相当简单,然后再把大笔的钱提供给需要的人,这种人怎么会是悭呢?

       另外,还有一个人也很有意思,他每次来看我都会带一篮水果,我问他:“你平常不是已经有别的捐款了吗?为什么每次来都还要带一篮水果呢?”他回答我说:“师父,我每次来都不坐自己的车子,而将省下来的汽油钱拿来买水果,因此这篮水果都是从车钱中节省下来的。”

       像他这样当然也不算悭,悭是因为不舍得给人才节省,清贫则是为了生活简单,并不是舍不得。而且唯有自己简朴、简单,才会有更多的东西给人;如果自己浪费、享受了,那能给人的东西就减少了。

       清贫思想为什么能够流行?这是因为欲无止境,物质的享受永远无法满足,也没有办法让人的心感到真正的宁静、安定与和平;只要物质的生活条件愈舒服,人心就愈不容易安定下来。譬如一双平价的鞋子就可以穿,可是物以稀为贵,因为虚荣,一定要穿名贵的,结果要求愈来愈高,拚命抢稀有的东西来享受,以为只要能享受愈名贵、稀有的东西,就愈能得到满足。

       其实这些东西都不能让人得到满足,享受到最后还是空虚。人的心必须在朴实简单之中才能安定下来,才不会随着物质而起伏,今天想要这个,明天又想要得到比这个更好的享受。所以,唯有过朴实、清贫的生活,才能让自己满足,也才是最好的自在享受。

第三章 嗔 为什么要生气?

       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就是嗔。若能多培养、增长我们的慈悲心,嗔念自然就会减少,甚至消失了。

       佛法认为,“贪、嗔、痴”是我们人类的三种根本烦恼,称为“三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免起嗔心,只不过有一些人是嗔恨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会把心中的嗔恨从身、口的行为中发作出来,无论是表现在言语或身体上,都是既伤己又伤人。所以,我们通常会把嗔譬喻为火,又称为嗔火,是因为它像火一样会使我们失去清凉的智慧。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平心静气,就不会有嗔恨心了。可惜的是,要一直保持心灵的平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嗔恨的起因,一般认为是外在环境无法获得满足,或者不能让人顺心如意,而使人的内心产生冲突而生起嗔恨心。

       但有时其实是自己内在的关系,例如他人并没有妨碍我们的工作,只是自己看别人不顺眼,莫名其妙地就生起气来。所以外在环境的原因,有时是个人自以为是,但并不一定是完全客观,也不一定外在真的有什么人事物让人嗔恨,即使自己已经气得半死了,他人也未必会知道。

       另外,嗔恨不一定是对外的,有时是自己内在的烦恼,譬如有的人会恨自己的能力不足、福报不够,或恨自己不够聪明、努力不够等。虽然自己恨自己不会伤害别人,但是心中有恨意总是不好的,尤其当自己恨自己到了极点时,就会开始处罚自己,而对自己最大的处罚就是自杀。因为讨厌自己这么差劲,于是觉得实在是生不如死,不如死了算了。

       由此可知,嗔恨会带给人非常大的祸患,一定要适时化解嗔心。化解的方式有两种:首先是观念的化解,其次是方法的修行。

       首先,要从观念上来化解,仔细分析嗔恨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思考:嗔恨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影响?经过一番理性的分析之后,在观念上就会知道无论是恨人或是恨己,都无济于事,倒不如从改变自己、改善处境做起,这要比用恨或嗔的情绪面对问题要好得多了。

       如果不管怎样分析、解释,都化解不开嗔恨心时,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拜佛、念佛、读经或打坐,这些方法都能够化解嗔恨的情绪,帮助人透过修行消业。但是如果我们面对问题没有惭愧心和忏悔心的话,业还是不容易消解的。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修行方法,都是要我们学习慈悲,不仅对待众生要慈悲,对自己也是一样。对己慈悲,就是要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凡事不要感情用事,那么容易动气、动情绪。而对人慈悲,就是不管他人有理或没理,都应该原谅他,就像我们也希望别人能谅解我们一样,要将心比心。如果我们能以身作则,或是设身处地谅解他人,嗔恨心就会慢慢地减少了。

第三章 嗔 嗔是心中火

       佛教称嗔火为无明火,像是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或是“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见嗔火能够让人在一念之间,把自己所修的功德都摧毁了,就好像儿童玩积木一样,只要一生气,把脚一踢,辛苦堆好的房子马上就应声而倒。

       因此,忍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能忍就会产生愤怒的心,愤怒的心一般是从语言、行为表现出来,这种直接由言语和行为所发泄的愤怒,对人的伤害非常大。虽然有的人敢怒不敢言,其他人并不知道,也不会因此受伤害,但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恨,其实已经造成了自己的极大痛苦。所以愤怒,不管别人是否能看到或感觉得到,都不是件好事。

       根据研究报导,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身体的细胞会死得很快,而且容易生气愤怒的人,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都会产生障碍。常常用语言或动作来发泄愤怒的人,对身体健康已经很不好了,何况不发泄出来,仅仅在心里发火的人,那就好像闷烧一样,对自己的身心伤害反而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人老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容易害精神上的疾病的原因。

       那么,我们该如何化解愤怒呢?这可以从观念和方法两方面来帮助自己。

       所谓观念,就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那么痛苦?其实,愤怒的原因不论是想要发泄,或是敢怒不敢言,都是因为自己感觉被冤枉,而心中充满委屈。譬如被责怪做错了事,或是说错了话,但事实上是被人陷害,因此既怨恨自己无力申冤,也怨恨别人的恶意陷阱。

       对于这种情形,我们可以从因果来理解。现在会发生这样的事,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如果是因,那我不要还报,因为我还报给他的话,不但他痛苦,我更痛苦;如果是果,那么我应该要接受,不要再还报,如果还报的话,那又变成了因,重重无尽,就会不断地因果循环下去。如果能从这一点来看,就不会那么愤愤不平了。

       如果当下我们的观念转不过来,也想不通时,这时就先不要想它,也不要用理由来解释,一有时间就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是注意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念活动情况,以及自己的内心痛苦现象。此时就能够体会:“都已经这样痛苦了,我还要更加痛苦吗?”想到这一点,你的心就不会总是和那些不平的事对抗,情绪也会慢慢地缓和,愤怒的情形也会减少,而这就是从方法上来化解愤怒。

       所以,只要能灵活运用佛法的观念和方法,我们的心就不会再被无明火烧伤,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憾恨了。

第三章 嗔 嗔心与慈心

       有人说现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嗔,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看不惯和不自在等内心的感受。呈现在外表上,则是一种愤怒的表情或动作,让人觉得阴险、奸诈或是恐怖,仿佛生命将受到威胁。可以说,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和慈悲心相反的,就是嗔心。

       慈悲心是爱护人、为人设想,但它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有时也有金刚怒目的慈悲心。金刚怒目和嗔恨不同,它是一种慈爱。以威严方式所展现的慈爱,就像是因为担心你会掉到井里,所以就吼你一下:“不可以到井边玩!”这是警告,是出于慈爱的警示,和嗔恨不同。

       所以,仅仅从表情、语气上观察,就认为和颜悦色的是爱,而现愤怒相的是嗔,那恐怕是不正确的。还是必须从对方所得到的真正感受、反应,以及行为的动机来判断。

       譬如口蜜腹剑的人,虽然口里讲的都是甜言蜜语,但是内心尽是一些坏计谋;而人之所以会以害人为目的,不外乎是贪图别人的东西,因为得不到,才起了嗔心。

       像社会上有一些情杀的事件,把别人毁容了,或是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变心的那一方,都是因为从爱恋转成了嗔恨,仿佛一定要看到对方受伤害了,才能消去自己的心头之恨。然而,并不是一定要发生让对方受到伤害的行为才是嗔,只要是存有希望让对方受伤害的心,就已经是嗔了。

       我们常听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嗔心会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烦恼。首先,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因为一个常常生气的人,往往会让人感觉到害怕,而被当成鬼、当成魔来看,即使他并没有要害人的意思,也都会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另外,我想每一个人都有过这种经验,就是生过气后,常常会觉得很疲倦、很无奈,懊恼自己为什么要生这个气?

       有禅修经验的人会发现,只要一个嗔念起,心就已经浮动而没办法安定了。因为心一浮动,浑身的血液就会跟着它紧张起来而发热,身体当然会因此很不舒服,就像火在体内燃烧一样。

       嗔恨心也会让人失去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都因此失调,这都是造成寿命减短的原因。可见,生气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妨碍有多么大。

       与其让嗔心伤人伤己,何不以慈心利人利己?

第三章 嗔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着一股暴戾之气,而这种嗔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火”。

       人之所以起嗔心,是由于个人的欲望、贪爱不能得到满足;或是虽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为非常在乎自我,所以只要能够顺自己的意就不会起嗔心,偏偏世间不如意的事十之*,于是心中常常有火气,火气就是嗔。像是怨恨、愤怒和仇视,这些都是嗔。

       嗔心实在很伤人,只要一生气,身体的细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稳定,以及身体上的疾病。所以,嗔心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

       而且,生气也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为用斗争、强权、愤怒等方式处理事情,除了会让人一时之间有点怕你之外,根本无济于事。只有用慈悲心或是智慧来处理,才能真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几率通常比较高;而时时动嗔火的人,因为大家都怕他,当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们要多下工夫修养自己的脾气,才能利人又利己。

       那要如何化解嗔心呢?最好的方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确实体认到起嗔心是无用的,只有不嗔,对自己才有好处。因为当不如意的事发生了,再怎么生气都没有用,生气只会变成互相谩骂或是肢体冲突,是损人又不利己。因此,我们应该听听他人的意见,并且体谅对方的苦衷和用心,这样嗔心就会减少了。

       有的人动不动就爱生气,明明知道生气不好,他也不想发火,可是习气实在很难改。遇到这种连观念都用不上的时候,我最常教人的方法,就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子呼吸上,心里想着:“我还能够呼吸,实在是太幸运了!”那么,情绪就会慢慢地稳定下来。

       面对别人发火生气的时候,忍辱能防止很多不好的事发生。因此,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还大。忍辱不仅是对逆境现前要忍,对顺境也要忍,因为顺境出现时,我们往往会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嗔恨心马上就会生起。所以,能时时刻刻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忍的智慧。

       很多人误以为忍就是逆来顺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会说:“好吧!我就好好忍着吧!”其实,忍并不是忍气吞声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马上做出反应。因为只有先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后,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恰到好处的反应,这样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这才是忍辱。

       嗔心重的人,自我中心也重,总是太在乎自己的意见、得失和面子。其实很多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了一点面子问题,就和别人一争长短,甚至拼得你死我活,实在很不值得,也很可惜。

       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压制别人,是一件值得洋洋得意的事。而要想到:我起嗔心时,对方是不是也同样会起嗔心?如果两人都生气的话,就一定会产生问题。如果是自己起嗔心而对方不起嗔心的话,那受害的只有自己,因为发脾气的人是自己,对方并没有发脾气。即使对方也受害,但相较起来还是占了便宜,所以是自己损失大,而对方的损失小。想通了这一点,下次嗔心又起时,就会先留一个退路给自己,同时也给别人一条路走,这样彼此就能够畅通无阻了。

第三章 嗔 生气是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嗔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嗔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

       然而,勉强控制嗔恨心的结果,反而会愈控制,就愈嗔恨自己,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每当嗔恨心生起时,你就会怨恨自己:“怎么搞的?连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实在太不应该了!”

       情绪是不能用控制的方式来处理的,必须要采取疏导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化解嗔心。而嗔恨和慈悲是相对的,因此只要我们多培养、增长慈悲心,嗔心自然就会减少了。所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转变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慈悲心、爱心来看待世界,才是化解嗔心最好的方法。

       例如你正在忙,孩子们又在你身旁吵闹,心里当然会觉得很讨厌、烦乱。但是,如果你能将念头一转,想到:“孩子们不知道我在忙,只是因为玩得很高兴,才吵吵闹闹!”那么你就会感觉到他们的可爱,很快地就能消除心中的嗔火。但是孩子们的吵闹毕竟还是会影响你做事,如果仍在吵,不妨就陪他们一起玩,顺便休息一下,再回到工作上,这样说不定效率更高。

       其实,当某个人或某件事惹你生气时,你应该要感谢他,因为对方用他负面的行为来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给你,让你能够戒嗔;而且你也要慈悲、怜悯他,因为他不知道他的行为是错的。

       但是,如果已成为习惯性的嗔恨,想要在瞬间转变念头,实在很困难。所以,我常劝人念“阿弥陀佛”,因为当嗔恨心生起时,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是其它的佛号、咒语,就能把嗔恨的情绪转移到念佛、持咒或是念菩萨圣号的清净心念上。能够这样做,久而久之,嗔恨心自然而然就会转为清净心了。

       因此,下一次当你想要骂人,或是恨人恨得牙痒痒的时候,不要控制你的情绪,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或是“观世音菩萨”;即使一时忍不住还是开口骂人,骂出来的那句话也是“阿弥陀佛”。这样不但愤怒、嗔恨的情绪会渐渐地减少,而且还养成了经常念佛、念菩萨圣号的习惯。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常常问一问自己:“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今天心里产生了多少慈悲心?是不是有嗔恨心?嗔恨心有没有显露出来?或是心中有嗔恨,但是没有显露出来?”就像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语言、心里的念头,有了这个自我检讨的工夫,嗔恨心也会愈来愈少。

第三章 嗔 忍耐不是忍气吞声

       通常一个人有没有耐性,和他所生长的环境、家庭因素,以及受教育的过程都有关系。有的人是由于成长过程发生了一些特殊的情况,性格才突然变得没有耐性;但也有的人本来没有耐性,后来因为所处的环境,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让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渐渐地也变成有耐性的人。因此,耐性不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事,并不是没有耐性的人就永远都没有耐性。

       我们之所以会对某个工作或是某个人付出耐性,首先是觉得那件事应该做,也很喜欢去做,而且一定要完成,所以必须要有耐性;其次则是认为既然这种工作或者是这个人,要逃避也逃避不了,那么只有付出耐心来处理。

       而一般人会没有耐性,常常是因为厌倦或是不喜欢某些人和事,其次则是性格使然。有人的性格就是粗心大意,动不动就发脾气,像是工作随便说不做就不做了!这就是任性。这种任性的人往往都要凭运气和福报,才能与人和谐相处,圆满完成事情。可是一个人的一生之中,能靠运气的机会实在不多;即使还可以得意一时,但是运气总会有转向的时候,所以最好还是培养自己的耐性。

       此外,耐性和毅力也有相当的关系。环境和工作常常会带给我们一些磨炼,不管是别人交付给你一件非要完成不可的工作,或是本身从事开发研究的工作,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都需要付出很大的耐性与毅力。因为世事不如意者十之*,无论工作、学业或是人际关系,几乎都不可能不遇到挫折。自古以来,许多发明家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失败中努力不懈,付出毅力与耐性,才获得最后的成功。

       但忍耐的耐性并不等于忍气吞声,忍气吞声有时候是忍得没有道理的。

       例如受人欺负侮辱时,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反应,只好忍气吞声,那就不算是耐性。因此,只有在自己头脑很清楚,对人、对事都非常明白时,所付出的才是真正的耐性,事情也才会成功。如果遇事没有办法付出耐性与毅力,则多半会半途而废,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像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也不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但是我很有毅力。别人用一个小时可以做完的工作,我愿意花十个小时来完成。因此我在日本念书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别人一、二年就能读完的学位,我可能就要花五年、十年来读完。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一定要把自己想完成的事做完。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有很多事,都是在磨难之中慢慢地逐一完成。从来没有一件事是十分顺利而没有阻碍,或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可以说都是靠着耐性和毅力,才使我最后都能获得圆满的结果。因此,我相信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坚持,不轻言放弃,都可以磨炼出耐性来。

第四章 痴 别颠倒看世界

       凡是事理不明、是非颠倒,就是痴。若能时时心怀正见、正念,天下就没有走不通的路。

       佛法说“痴”是众生的根本烦恼之一,痴的意思是事理不明、是非颠倒,这和我们常说这个人很痴心的痴不一样,痴心的痴是“执迷不悟”的意思。

       所谓是非颠倒、事理不明,是指一般常识认为是正常、合情合理的,甚至于合法的见解,可是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却是颠倒见。譬如我们对一样东西贪恋执着,就会认为那是永恒的。以男女之间的关系来讲,很多人谈恋爱或是要结婚的时候,总是山盟海誓,但是人的生命很短暂,怎么可能像山一样坚固、像海一样深广呢?更何况山和海都有崩塌和干涸的可能。

       偏偏就有许多人相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能让自己永久依靠,好像只要找到了靠山,就能平稳安定一辈子似的。想以人做靠山是最愚蠢的想法,这就是以无常为常,以常变的东西为不变,以不可靠的东西为可靠,也就是痴。

       佛说众生颠倒,而众生的颠倒归纳来讲有四种,也就是所谓的“四颠倒”。除了上述的以无常为常外,还包括了以苦为乐、以不清净为清净、以非我为我。

       除了身外之物不可靠之外,就连自己也靠不住,譬如身体的健康,自己的观念、想法和意志力,没有一样东西是我们自己能掌控的。可是我们却认为是自己所拥有的,或是自己本身很可靠,这就是以非我为我,其间的落差会为我们带来极大的冲击和痛苦。

       以苦为乐就是把明明是苦的事情当作是乐的,而把真正的乐当作是苦的。譬如很多人会把大吃大喝、狂赌滥嫖当成娱乐来追求,但这只是一时的刺激和快乐,一旦刺激结束以后,在精神上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空虚,增加更多身体上的痛苦负担,那怎能快乐呢?一时间的快乐造成长时间的痛苦,但人却引以为乐,却不知道这个被自己觉得是乐的事,其实就是造成苦的原因。

       至于以不清净为清净,是说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恒久清净的,例如我们的身体,现在可能看起来是清净的,但是到了明天就会流汗脏臭了,这也是人需要天天沐浴的原因。餐桌上美味的食物,我们认为是清净的、没问题的,所以吃它,但是吃下肚子以后,等到明天排泄出来时就是不清净的。美食即使不吃它,只要一收回厨房就会开始变质,然后慢慢腐烂而变得不清净。

       可见,任何东西的净秽都只是我们一时之间的感觉而已,要视情况才能决定是否是清净的,那就不是真正的清净了。是你喜欢的,那就是清净的,不喜欢的,就是不清净的了,因此清净是相对的感受。

       所以,常、乐、我、净都不可靠,没有一样是真的,都只是一种幻相、幻觉而已。

第四章 痴 烦恼与愚痴

       愚痴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广义的愚痴,是泛指所有一切烦恼;而狭义的愚痴,是指观念、看法或思想上的问题,也就是不明因果、不信因缘,或是因果颠倒,甚至于不相信有因果和因缘。

       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因有缘才能完成,其中因是主要的条件,缘则是次要的、客观的条件;一个主要的条件再加上一两个以上的客观条件,就是因缘。如果事情能成功,那是由于因缘成熟的关系,有时不能成功,也是因为因缘的关系。

       因此,如果不希望得到坏的结果,就不要造坏的因。同样地,如果希望获得好的成果,那就一定要有好的因才能促成。但是我们往往倒果为因,永远搞不清楚造成结果的真正原因,不是想占人便宜,就是自己做了坏事却不负责任,不仅为自己制造困扰,也造成别人的困扰,因此就一直在因果的缠缚中痛苦。所以,不知道因果、不知道因缘的人,就是愚痴。

       因果一定是从因到果,但它不是单线式的从因到果的关系;而是在从因到果的过程中,又有种种的缘配合,然后产生了一个结果出来。譬如我们要一粒种子直接变成瓜,那是不可能的事。一定要经过人工的培育,加上阳光、空气、水、肥料,以及其它的因素配合,才能够开花结果。所以说,因果本身是很复杂的。

       再从广义来讲,人只要有烦恼,就表示愚痴。在《六祖坛经》里,形容愚痴就像云或雾一样,当天空有云雾时,我们就看不到太阳和天空了。但是事实上,天空和太阳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只是云把天空和太阳遮住了,使得人看不到而已。但云雾是因为空气里的潮湿,再加上温度和其它因缘的关系才形成的,所以它本来就不存在,是因缘聚合而成。因此,当因缘不具足时,总会烟消云散。

       而我们有烦恼的时候,就像被云遮住了一样,看不到事实的真相,因此失去了理智,产生了情绪,烦恼也跟着情绪出来。还好烦恼就像地球表面的云雾一样,并非不变的、永久的,而会很快地就恢复原本的万里无云。因此,佛说人人都有佛性、人人本来就是佛,只是因为有了烦恼才变成众生。

       虽说佛性从来都没有变过,但是众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愚痴是假的,不是永恒的。然而就是因为众生不知道愚痴是愚痴,才把苦当成乐,一直在愚痴颠倒中。所以,只要知道愚痴为何,就不会以苦为乐,而佛法就是当众生遇到烦恼时,让我们提高警觉的良方。

第四章 痴 跳出自己设的陷阱

       曾经有过这么一则新闻: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时,顺便买一罐色拉油,但是先生忘记买,太太很生气,两人就起了口角,结果太太因此而自杀身亡了。

       乍听之下,不禁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怎么会为了一罐色拉油就自杀呢?

       如果我们把它视为独立事件,这件事应该不至于那么严重,丈夫只要说声:“对不起,我等一下再去买,或者明天再去买。”事情就可以解决了。问题大概是出在丈夫常常把太太所交代的事项忘记,没有把太太放在心上。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虽然太太可能是爱丈夫的,但是因为丈夫的态度太漠不关心,就觉得嫁给这个丈夫实在很窝囊,心理也不能平衡,想想活着实在没意思,结果就自杀了。其实,她如果能和丈夫好好地沟通一下,而不是钻牛角尖地认为丈夫不买色拉油就表示对她不关心,那么她就不会自杀了。

       这个故事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却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很多人就是为了一些看似芝麻绿豆的小事陨薄F涫德蛏椭皇且桓龅蓟鹣撸⒉皇钦娴闹晃搜矍暗男∈拢且蛭3S姓庵质虑榉⑸峁谛睦锏脑蛊芫昧耍浅2黄胶猓植恢栏迷趺囱唇饩稣飧鑫侍猓峁慌拢透纱嗨栏苑娇戳恕U馐翟谑欠浅5挠蕹铡?/FONT>

       我想这位太太大概也没有什么朋友,如果有几个闺中好友,她就可以和朋友谈谈心。交谈的时候,也许朋友会说:“我的先生还更糟糕呢!你的先生不过是忘了买色拉油回来而已,有什么好生气的?你自己去买就好了,先生有他要忙的事,可能一忙就忘掉了,你就原谅他吧!”

       或是听听佛法的观念,换一个念头来想,就可以帮助她跳出所陷的困境。很多人就是因为画地为牢,把自己设限在一个圈圈里,身陷其中、痛苦不堪,如果跳不出来,就可能走向死路了。因此,我很希望大家都能运用佛法的观念,设法跳出自己所设的陷阱。

       “痴”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实在有很大的伤害,因为愚痴的人,他的心理常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很容易给自己压力;加上社会环境的任何动静,都会影响到他,心理受影响之后,连带也会使身体健康出问题。所以,最好凡事都能退一步想,当痛苦或烦恼的时候,告诉自己:“我怎么这么愚痴、这么颠倒!”这样就能转念而突破困境。

       因此,如果我们遇到瓶颈,或是困境无法通过时,只要将观念稍微转一下,天下就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是迟或早、远或近而已。

第四章 痴 危机就是转机

       观念上、个性上的愚痴、颠倒,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唯有转变颠倒的观念为正见,才能真的跳脱烦恼,因此正确的观念非常重要。

       譬如本来这盆花已经插得很好看了,但此时如果来了一位插花老师,希望能插一盆更好的花,那么在相较之下,这盆花已变得不够好,自然就会被拿掉重新再插。可是,如果那位插花老师没有来的话,那这盆花依然会被认为是盆好花。所以,世间上的事,往往你认为最差的,在过去某一个时间,它也曾是最好的;而你认为最好的,可能转眼间就变成最坏的了。

       因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并不是一句安慰人的话,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善于运用逆境、打击,那么它就会变成你成功的一个因素。相反的,有些人虽然帮了你很多忙,可是到最后反而会使你成为一个无能的人,变成你成功的绊脚石。

       可见好与坏并不是绝对的,对于好的事情不要以为那就是最好的,因此觉得很高兴或是有多么了不得,而兴起我一定要保护它、占有它的念头。其实即使是好的,那也只是一时的。有时候很糟糕的事,都已经到了一塌糊涂的地步,反而会让你化危机为转机。因为若能了解危机,善于运用危机来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就能使得千头万绪的事迎刃而解,而你也能马上成为一个成功者了。

       因此,遇到好事不要沾沾自喜,坏事也不需要垂头丧气,这样才不是愚痴,也才不会增加烦恼、痛苦。当然,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但是成功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只是一般人往往会因为未达百分之百的满意成就而感到痛苦;如果根本就失败了的话,那就更加痛苦。

       我曾告诉三位准备参加选举的朋友:“成败乃兵家常事,对于竞选,我们应该要抱着必胜的信心,但同时也做好准备失败的心。因为旗鼓相当的人和你竞选,即使你失败了,对你来说收获还是很大;而对方也应该感谢你,由于你的竞争,还有你丰富的经验,才使得对方不敢大意,反而因此激发了他的智慧,提出更多、更好的政见。成功是每个竞选者都希望的,大家都花了很大的心力,如果最后失败了,这也是光荣的失败。何况失败之后,东山再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这就是所谓“转心不转境”,以及中国人常说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但是,这样的想法和自我安慰的阿Q心态是完全不同的;阿Q心态是没有希望的、无能的,是幻想式的自我安慰。

       我们所强调的心态是有信心的、是努力的、是有目标的,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不会以为一失败就从此一败涂地,一成功就从此一帆风顺,而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如果能看清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真相,我们就不会执着在其中,也就不会再烦恼了。

第四章 痴 善用生命不懈怠

       懒惰又叫做懈怠,和精进是相反的。它是一种得过且过的生命态度,往往没有想过自己要完成什么;即使有,也一直迟迟不采取行动,老是停留在空想的阶段,而不愿勤奋地去实践、去努力。因此,懒惰的人往往会觉得生命活得很茫然,但奇妙的是,他们往往又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忙碌。

       之所以会有这样矛盾的感觉,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动作慢吞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想完成的目标,结果就觉得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有关,老是觉得事情很多、很烦。有时甚至于吃饭拿筷子,或是要去倒杯水都懒洋洋地不想动;愈不想动,就愈觉得生活里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因为每件事情都拖着没做完,因此每件事情都觉得要赶,但是又都没有真的去执行。

       这种人并不一定没有希望,只是一直没有行动。也有一些人是真的懒,什么都不想做,没有什么希望和目标,不知道活下去要做什么,仿佛活着只是因为要活着。有些人是真的因为能力有限,找不到工作机会,即使得到工作也没办法完成,所以就变成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了。

       其实,这种人活得满痛苦的,因为自己的无能,让别人看不起,但又无事可做,类似这样的人在世界上还真不少。譬如我在美国就看过许多非裔人,他们的家庭背景无法让他们受教育,或是本身也没有意愿受教育,基础教育很差,因此也没有什么能力,只好整天窝在家玩,或是坐在门口聊天,年纪轻轻没事可做,很容易出现犯罪行为。所以,人如果面对不能够往上提升的窘况时,就很容易下堕,而这种现象就是懒惰的成因。

       有的人会疑惑,懒惰的人无所追求,那么生活平淡的人不也是一样吗?

       其实这之间的差别很大。生活平淡的人,他有条件让生活过得更富裕,只是他并不想追求富裕。所以,他虽然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而不去拼命工作,只是比较想过着悠闲的生活。

       而且这种过平淡生活的人,多半比较重视精神层面的生活。有人选择生活在山里、海边,有人则选择到乡下去,平时喜欢看看书、写写字、听听音乐,还是有情趣在里面。因此,他们是有条件地选择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并不是无能或清高,只是希望享受一种悠闲、平淡、安定,而不想受到都市生活或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的问题所干扰。

       另外,有的人在懒惰过一段时间以后,又会开始去找工作,而且是很积极地行动,这就有可能成为生命中的转机。所以,懒惰也并不一定是一辈子的状况,有可能是阶段性的。如果是阶段性的懒惰,仍应积极地努力,这才能发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 痴 不为自己找借口

       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着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

       做事应该要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光是有远大的志向和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去做,那永远都是一种虚幻的狂想或妄想,纵然心怀大志,仍然是个无能的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也可以称为“懒人”。

       真正心怀大志的人,在还没有得志之前,他一定还是很实在地生活和工作。就像古代有一些宰相、将军,在还没有任官之前,都是做农夫或是工人、樵夫,后来因为被发现,机会到了,才出来任官。但是,当他们在做农夫的时候,不但不会说:“唉呀!我是该做宰相的人,怎么能做农夫呢?”而且也不会因为是农夫,就画地自限,心中仍然有大远景。如果心里老是幻想着:“我是准备做大事的,才不屑做这些小事。”那么一定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

       除了狂想、妄想外,“拖”也是一种懒的心态。人多多少少都喜欢拖,原本今天该做的事,就想没关系,反正明天再做还来得及。其实工作应该是要用“赶的”,不能用“等的”。虽然说做事不能急,但一定要用赶的,因为工作如果不用赶的话,通常不容易完成,事情唯有在迫切的情况下,不眠不休地赶工,才能顺利把它赶出来。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今天做不完没有关系,明天还可以做;明天做不完,后天再做;即使我自己做不完也没关系,还可以留给后代做。这都是一种借口,也是一种懒人心态。我们应该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今天要做的事今天就要完成,因为明天能不能活着还不知道,能够赶出来就要尽快把它赶出来。

       因此佛法很强调精进,譬如“克期取证”,意思就是要我们发愿,一定要在某一个时段完成什么。很多人都曾发愿,愿自己这一生之中能完成什么。但是愿是要去实践,否则就会变成空愿。不过自己发的愿通常做起来会比较有动力,只要一开始动,你的愿心就可以慢慢地完成。如果不发愿的话,大概连自己要做什么?往哪个方向?做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因此,我常劝人要发愿,因为发愿之后你就一定要做,你也一定会去做,而会努力去完成这个愿心。

       其实,只要能了解“生命无常、人身可贵”,就能克服喜欢拖延或懒惰的心态。因为生命是无常的,人随时都可能死。但是我们人身是可贵的,失去了这个身体之后,就再也没有办法用我们的身体来完成工作了。所以,在我们还没有失去人的生命之前,就要好好地运用这个无价的生命,来做无限的贡献。这样的话,就能够激发一个人上进的心并驱除懈怠的心,否则得过且过,认为自己反正就只能这样过一生,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人身是可贵的,人的生命是很难得的,并且非常短暂,我们要好好地珍惜、运用它,才不枉费这个宝贵的生命。

第四章 痴 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是没有组织力、没有计划,说得好听叫做随缘,说得不好听就是没有主见。

       而生活上的散漫,如果是有钱的人,可能就会花天酒地、生活不规律,过着糜烂的生活;如果是没什么钱的人,生活就会变得非常的凌乱,在工作上,他无法敬业乐群认定一项工作做下去,结果早上起得很晚,有时候还可以整天睡觉,过着没有规律的生活。当身心都没有规律时,就是散漫了。

       散漫的生活是非常沉闷、不愉快,也没有什么意义。要如何让生活变得有意思一点呢?先要给自己一个目标,再培养自己的兴趣,以发现自己的潜能;等一样事情做完了,再去做另外一样,渐渐地就会觉得满有成就感,也能远离散漫的生活了。

       所以要克服散漫很简单,可以试着从起床开始。每天起床以后,把床铺整理好了,再将环境打扫干净,东西放整齐,之后再来看一看,欣赏一下自己生活的环境,是不是比过去好一点、舒服一点?

       人会散漫的原因,多半是失去了生活的轨道,生活没有了规律。因为心没有了次序,生活自然也没有次序,于是就变成散漫了。因此,想要克服散漫心,就要将自己纳入轨道中。方法可以是每天为自己安排一个定课,以培养定力和规律,并且用发愿的方式把自己的人生方向建立起来。仔细想想自己想要做、应该做的是什么事?每天的生活要怎么规划?当你把生活规律化以后,渐渐地散漫心就会去除,就能进入生活的轨道里。

       而培养兴趣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让目标成为僵硬的东西。如果只有目标而没有兴趣的话,再好的目标都会成为例行公事,很快地就会连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目的都不知道了。

       此外,培养合群的美德,透过和其他人共同生活与交往,可藉由群众力量的支持来校正自己的散漫。如果一个个性非常孤僻的人,又生活很散漫的话,那要改变人生态度就很困难了。反过来说,如果还能够合群,即使他再怎么散漫,但是因为心里觉得需要朋友,也有朋友圈可以交流生活方式的话,那么他的生活态度就会慢慢地转变。当然,这里所指的朋友,是能够谈学问、谈信仰,或是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本身生活就没有规律的朋友。

       譬如出家人的生活就是主张要随众,也就是随着大众一起生活,随众起床、随众上殿过堂、随众作息,这都是团体生活。而团体生活能培养出自己向上的心,因为眼看其他人都那么精进用功,即使自己没有进取心,也会因为他人的激励而慢慢变成有进取心的人。所以,随众并不是要我们变成像机器一样呆板,而是要我们活泼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随众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迷失方向,就像竹林里又直又高的孟宗竹一样。因为园子里种的全都是竹子,所以每一根都是直直地往上长,没有弯的。这也就是说,共同一起生活、成长的时候,因为定时接受营养、接受成长的机会,一定会长得很好;反之,如果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觉得无所谓,并不觉得非要和别人一样接受教育,接受成长的机会不可,很容易就变成得过且过而迷失自己了。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