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K星异客》随想之奇迹从心开始 _4.相关知识信息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宇宙文明 > 4.相关知识信息 > 详细内容
影片《K星异客》随想之奇迹从心开始
发布时间:2014/1/14  阅读次数:7571  字体大小: 【】 【】【

  

                             影片《K星异客》随想之奇迹从心开始

                                
                                 /笑眼、笑乌龟、面面       来源:蓝星新时代网

  

       影片《K星异客》是我在随笔写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随想之东方文化与宇宙文明篇时,网友“热血大圣”读后,向我推荐本片,观后感触良多,受益非浅;在此感谢网友热血大圣,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科幻迷与推动人类精神觉醒提升的朋友们。昨晚梦中我又将影片情节重复在脑海中放映几遍,终于想起本片在几年前与同学的家中看过,记忆最为深刻的是男主角在被催眠后,所表现出来的“双重人格”;影片改编于1995年基恩·布汝尔出版的同名科幻小说,故事开始于一位自称波特的戴墨镜男人突然出现在纽约中央公园车站。他自称来自天琴座附近距地球一千光年的K-PAX星,以超光速来到地球考察。波特被警察当作精神病人送入曼哈顿精神病院,接受马克·鲍威尔心理医生的治疗。马克认为波特是妄想症患者,却又对波特的奇怪行为和不可思议的天文知识将信将疑,在此过程中越来越被波特的理论所说服。同时,波特的到来在病院中其他病人中造成轰动,人人都希望能被选中跟随波特去往K-PAX星。马克医生竭尽全力希望找出波特的真实身份,经过对波特的催眠获得蛛丝马迹,最终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波特在催眠中描述的地方,得知罗伯波特是在5年前遭受了巨大不幸和精神刺激而跳河溺毙的消息,马克医生对波特产生了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回去后希望波特面对现实,然而波特矢口否认,临走时,波特希望马克好好照顾罗伯波特,并毅然决定在727号乘坐超光束回K-PAX星球,并带走了精神病院里一言不发且没有家的贝斯…几年前观影时由于各种琐事并未深加思索,而今重新观影后几经思索认为影片内容丰富,人物刻化生动深刻,没有科幻特效的科幻片,影片涉及悬疑、科幻、人性、博爱、社会结构、家庭、精神病院、超能力、生命科学、心理学、思维科学、文化、宗教等多种元素剧情的影片。由于剧情复杂多变,因此只能用我有限的智慧和知识来诠释本片包涵的丰富内容和文化内涵。

       本片最大的特点是悬疑的剧情,起初波特与马克医生对中提到放心我不会寄居在你身上;可能是在为观众暗示后面的剧情波特的意识体寄居在罗伯波特身体内;同时可能是暗示宇宙众生的纯洁无暇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是相通的,彼此都能够互相感应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K星人波特会与地球人罗伯波特成为朋友,也许我们每个人心灵世界或潜意识中都有一个或N个外星人的意识,这也符合平行宇宙的假说;本片结尾处,在波特离去的昨天晚上马科医生回家睡觉,在梦中马克仿佛梦到了K星和正在升起的两个太阳,这点可能印证了马克潜意识中也有外星人的意识,亦或受到波特的心理影响导致的梦境。波特与马克的对话还谈到了爱因斯坦说无法超越光速,而波特确提到超光速粒子和超光速旅行,以此来说明外星科技非地球人类可比,马克医生还问到:我觉得奇怪,为何外星人波特你来到地球,确是地球人模样,正如波特所讲:肥皂泡泡为何都是圆形的?因为这样是最有能量效率的形状,因此他在K星就是K星人模样,他在地球就是地球人模样,波特这样的解释比较合理,同时也一改往日外星科幻片中外星人丑陋无比或高大硬汉的形象;本片中的外星人波特更像地球人,让人有更多真实感,也许外星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波特还提到他从来没有去过BA3级星球,即处于进化初期,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星球,并且间接指出了处于进化初期的地球人类关于杀戮、贪婪、欲望等方面的罪恶因子,也暗示了去天文馆后,邓肯弗林老博士问到关于超光束旅行时,波特的回答是,什么都不能告诉你们,否则你们会炸死自己,甚至炸死别人,因为光束的能量大的惊人。我想这里俨然是在说中国的一句古话:“厚德载物”,没有很高的道德修为的人类,不能承载掌握那样的科技来造福人类和宇宙。而波特画出K派斯星球的运行轨迹时,着实把在场的人和观众震惊了一把,也使得马克医生倾向于波特是外星人。波特与马克医生的第二次对话中提到K派斯星人的繁殖,波特说K派斯星球的人繁殖很痛苦,像是牙痛,比较像睾丸被夹到,痛不欲生,反胃还有臭味,高潮是像胃被踢了一脚,然后掉进比臭鼬更臭的粪便里,这里的描述更像是在说明波特潜意识中在屠宰场的杀戮情景和目睹妻子被奸杀后对性产生厌恶排斥,因此波特喜爱素食,无法接受肉食,但也可能外星人的繁殖比较痛苦,外星人本身就是素食主义者,因为无欲无求。

       波特与马克的第三次对话,谈及K派斯星人有没有家庭,在K派斯,小孩不是由他们亲生父母抚养,而是由每一个人,轮流抚养,由所有人教育,没有婚姻和家庭;社会结构方面,没有政府、法律、律师,怎么分辨对错?宇宙中每一个生物都能分辨对错,那如果有人犯罪之后怎么办?地球人类赞同“以牙还牙,一命还命”,这种手段在全宇宙都认为是愚蠢的,连耶稣佛祖都反对,可人们确当作耳旁风;这里有两种可能性,首先波特讲述的K派斯星球的文明属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文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讲到家庭是私有制的基础,而私有观念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也就是说K派斯星球是没有私心,无欲无求的,而当科技越向前发展,生产工具和资源能源越进步,人类越能从中获得解放,从最初的群居,到后来产生的氏族和部落,以及封建的家族社会,以至于现代社会的三口之家,因此人类文明越进步,科技越进步,人作为一个体越来越从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中解放独立出来,爱情仅为一种隐私,同时也必然需要人类的心智越来越成熟,道德越来越高尚,一切都依靠自律,而不需要国家政府和法律来约束。这时也许我们才恍然大悟,也许K派斯星或者高等智慧生命的外星早就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也许是一种宇宙文明。所以,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但一定是在有如K-PAX文明程度的情况下。第二种可能是在后面剧情提到罗伯波特经历的家庭惨剧,导致他幻想出一个没有家庭和夫妻关系的K-PAX星球,以及他不赞同以牙还牙,一命还命,正是因为他也以牙还牙的杀死了凶手,亦让自己成为了罪人无法回头,因此波特可能具备双重人格,他将自己之前的本体人格分离并且深埋起来,而自己以外星人波特的表象人格特征出现。另外这次谈话还提到了耶稣佛祖两位伟大的人类先知或觉悟者,倘若波特真是外星人的话,那么耶稣佛祖的思想和宗教也属于宇宙文明的一部分。

       波特的到来在病院中其他病人中造成轰动,人人都希望能被选中跟随波特去往K-PAX星,于是引发出青鸟事件,波特让病友Howel完成三个任务,就能治愈他的抑郁病且可能会带他去K派斯星,第一个任务就是等待青鸟出现,于是Howel就每日做在窗前寻找,青鸟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幸福快乐、温暖亲切、生机勃勃,波特让Howel寻找青鸟,表现了波特对病友的爱和给他们点燃了希望,Howel完成第一个任务后,波特悄悄告诉Howel,让他去完成第二个任务,就是假意去勒死Ernie,以此让Ernie有窒息感觉,然后紧急施救后,Ernie觉醒了,知道如何面对死亡,不再惧怕死亡。波特给Howel的最后一个任务就是,留下来,做好准备,应付一切;面对现实。可以说波特的出现给这家精神病院里的病人们带来了神奇的力量。他以他自己的方式,慢慢地解除了与他同一屋檐下病友们的心理障碍。他令一生渴望爱情的Doris走出了自己的房间;使始终还怕呼吸肮脏空气的小黑哥脱下了口罩;让一直幻想嗅着臭味的大叔闻到了芬芳,甚至最后鼓励马克医生去修复与长子的关系;这充分说明了爱是宇宙文明通行法则——奇迹从心开始...

       当波特给病友们积极引导,让他们用爱来积极面对过去时,波特与马克医生有一次对话交锋,波特说:凡是生物都有治愈自我的能力,K派斯星球上的人几百万年前就知道了;这是涉及到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在《黄帝内经》等古中医学,在修、气功、佛经、脉轮、瑜伽术,甚至在更原始的土著人的巫医中,都带有生命科学的内容,生物都有治愈自我的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具有以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主的人体自愈系统,人类生命就是靠这种自然自愈力,才得以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得以生存和繁衍。马克医生说:在地球上,我是医生,你是病人;波特说:医生、病人,奇怪的区别;这里与之前的剧情波特与马克医生第一次对话相似,马克说:你知道你为什么在这里吗?波特说:当然,你们以为我疯了,马克说:我们会用“病了”这个词来说;本片在很多剧情中处处可见的是病人与医生在思想、观念以及心智上的碰撞。内容涉及到心理学与思维科学,卡伦荷妮曾在她的著作《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中指出:“我们关于正常的观念,就是通过认可在一特定团体之内的某种行为和情感标准而获得的。这个特定团体把这些标准加诸于其成员身上。但是这些标准因文化、时代、阶级和性别的不同而大异其趣。”我想我们这个时代、社会所谓的“正常”是源自经验与模式的传承,体现在思想观念与生活风格上。“正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模式,是由大多数定义的。当人类的大多数生活在这种模式下时,模式反过来成为了一把外在的行为标尺,时时刻刻地度量着每个个体的生命进程。标尺允许在个体一定范围内的波动,但若越过多数人接受的标准,这样的行为就需要被重新定义,这样的人便会被贴上“不正常”的标签。卡伦荷妮说:“我们之所以要称这些人为神经患者,其原因在于,我们大多数人熟悉、并且只熟悉一种行为模式…我们称一个人为神经症患者应用的一个标准就是,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否与我们时代的普遍认可的行为模式合拍。”马克医生显然用的是这样的准则。所以他很在意这个定义,纠正了波特的说法,说他是病了而不是疯了。这种思维模式其实存在在我们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中。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常常按照准则、概念来区分、来判别,从而形成二元对立,例如正常与病态、医生与病人、光明与黑暗、无私和自私等等等等。这种区分粗暴地将事物划分为二,人为地在头脑中拉开了两边的距离,用概念筑起一道国界,在意识的地图上逐渐巩固。这种思维模式将人简单地推向了两极,而忽略了那道国界线下的土地原本是连续一体的。正如黑夜与白昼是浑然一体的。它造成的另一个问题是,将人的思维与生活限制在一种模式之下,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人们总是以为自己知道的和自己不知道的就是全,却往往忽略了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而这其中则蕴含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波特告知马克医生,他要在727K-PAX星球,马克医生认为波特是在暗示5年前的727,波特遭受了巨大打击和精神刺激。于是,马克医生便邀请波特来他家坐客,希望通过家庭氛围以此来激活波特隐藏的秘密。波特能够听懂马克医生家中可怜老狗的诉苦,吃饭时波特与孩子们会心的一笑,当波特为马克小女儿荡秋千时,表现出来的熟练和温柔,确又在为我们暗示波特可能拥有过家庭和孩子;以及当他看到马克的小女儿在玩水的时候,他急切地把她拉回来,那并非说明他有暴力倾向,而是因为他把眼前的水与他潜意识中在自己家园的水龙头前洗掉手上的鲜血,以及印象中他自杀的河联想在一起,他是为了保护小姑娘才失去了镇静,从这一切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波特其实和地球上的人一样,有着爱人的心和被爱的希冀。

       马克医生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马克医生想通过催眠来让波特回溯过去,找到真相;这时波特北上去多国考察,三天后回到曼哈顿精神病院,这里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波特确实如他所言乘着光束去了北方考察,另一种是他隐藏了起来;如此的话,作为高度戒备的精神病医院安保会如此之差。在催眠过程中,波特回溯至还处在成长阶段朋友的父亲突然死去,然后回溯到和小时候的朋友一起看星星,他的朋友跟他一样都认识大部分星座,他朋友的爸爸在养病的时候,买了一副望远镜,教他辨认所有星座;通过第一次催眠表明他还可能是外星人,因为他被催眠时仍说自己来自k-pax星,还有一种可能催眠后波特表现出来的仍带有表象人格,实际波特是他的朋友,也就是后面剧情所讲的罗伯波特,这从催眠中他看到朋友父亲去世感同身受可以看出,但也有可能外星人智慧生命都是佛教所讲的那样,无缘同体,同体大悲。第二次催眠,马克医生让波特回答他朋友的名字,波特就是不告诉马克,波特在催眠中看到他的朋友有女朋友而且怀孕了,你可以想象会变成怎样,结婚、生子跟他朋友的父亲一样的工作,他不懂大家为什么要作茧自缚,波特认为K-PAX星球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这里表现的恰恰是波特的潜意识中的罗伯波特,也就是波特口中的朋友,实际波特并不喜欢这样了此一生。催眠中时间再向前推移,波特讲述了罗伯波特是一个屠宰场的把牛击昏的击昏者,然后介绍了他的朋友住在小镇外,和他女朋友结婚了,生有一子,马克追问到:他女朋友叫什么名字?而波特在答出第一个单词的前部发言时,表情深沉宁重,迟疑了很久…回答莎拉,当继续追问时,波特的表情更加显露出痛苦,通过第二次催眠展现的波特的潜意识中的罗伯波特,因为只有罗伯波特才会表现的如此这般情绪;第三次催眠马克医生要求回溯到5年前的727,波特在做什么?他正在K派斯星球,突然就被朋友罗伯波特召唤到了地球,他朋友在河边准备跳河自杀,因为发生了非常可怕的事情,痛苦的表情,心酸的眼泪,马克让波特救他朋友,水流太急救不到,紧接着痛苦万分,声泪俱下;通过第三次催眠充分说明了波特潜意识中的罗伯波特的一家发生了巨大不幸,并对罗伯波特造成了巨大精神刺激。三次催眠层层递进,说明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波特与罗伯波特的意识混杂在一起,但波特仍然是外星人,只不过只有在催眠回溯过去时才会出现罗伯波特的意识,另一种过可能是波特不是外星人,而就是他口中的朋友罗伯波特,只是因为遭受巨大精神刺激打击,而使得人格分离或演变成双重人格,用幻想出的另一个外星人的表象人格掩盖真实的一面;有网友认为从异常心理学的角度看,波特患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症,这是一种创伤事件后产生严重而持久的情感障碍的现象,其症状经常伴发严重的分离性症状,如对创伤事件全部或部分的记忆丧失、情感麻木、现实感缺失或产生非现实感。

       马克医生经历千辛万苦,无意间发现波特经常使用的铅笔上的数字标号,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波特在催眠过程中所说的事发地,查找证实了罗伯波特是在5年前遭受了巨大不幸和精神刺激而跳河溺毙的新闻,也使得更多人开始相信波特可能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当马克医生回到医院与波特最后一次对话,波特讲到:你知道我从你们地球上看到了什么?地球上的生物多到能够住满50个星球,植物、动物、人类、细菌、病毒,你推我挤,设法生存,撞来撞去,相互依赖,建立关系。而当马克医生问到,你们K-PAX上没有这种关系吗?波特的回答是:无欲无求。这里暗示为何地球人类存在各种弊病,皆是因为人们总是将自己建立在各种关系中然后迷失自我,进而用各种手段去维系、保障着那些关系,企图在关系中寻找安全感。让我们想起了佛说,诸行无常。最后马克医生希望波特承认他就是罗伯波特时,但波特拒绝承认自己是罗伯波特,临走时对马克医生说:既然你已经找到了罗伯,请你好好照顾他。在第二天早上,波特乘光束离开,同时被带走的是善良的贝斯,为何是贝斯?因为三个原因,一是贝斯可能具备超乎常人的异能,见最初豪伊与恩尼的对话说贝斯经常引起电线短路或者口中喷烟;二是因为贝斯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贝斯曾对波特说:你就是青鸟,贝斯应该是感知到波特寄居在青鸟体内;三就是因为贝斯没有家庭,符合K-PAX星球的社会结构,波特不可能带走一个适应地球家庭生活模式的人去K-PAX,同时贝斯还很善良。而空荡荡卧室,床下躺着失去意识的波特身体。而另一镜头闪过波特乘着光束离开...

       剧情到此为止又一次峰回路转,更多观众相信波特是外星人;而另一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啊,有网友认为波特仍然可能不是外星人,波特再上次北上时,已经探好了路,准备让贝斯离开,而波特借助于大家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让贝斯悄然离开,因为贝斯没有病,而波特由于亲手杀死了凶手已经犯罪,波特拥有的两重人格或三种人格,使得波特最后将表象人格的来自K-PAX星的波特意识清除或关闭,失去了意识,或者如马克医生所说的紧张性精神病患,听得到人们说话,但拒绝开口说话;马克医生拿着波特的笔记报告,为何外星人波特没有拿走他做的笔记报告?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依次推论,可能波特描述的科幻内容都是影射,从天琴座来的波特,象是阿波罗的儿子俄耳甫斯,企图从冥界救出自己心爱的妻子,结果却因为太关切妻子在关键时刻忘了冥王的警告,回头看了妻子,结果再一次失去妻子。俄耳甫斯死后宙斯为了纪念他将他的琴送到天上就成了天琴座。波特的到来也是同样,医生因为太急切想要帮助波特把他留下来,结果却伤害了他,波特这个人格还是离去了。错误一次一次再重复,正如波特对医生说的那样。

       影片中波特的超能力是通过简单的几次对话来标明,波特乘光而来,乘光而去,医生们的谈话说镇定剂对波特不起作用,当然也可能波特精神病的很厉害;他可以看到四百埃的微光或者紫外线,他的天文知识比片中的世界级博士们都还要渊博,另外在催眠时,波特的心跳是40下左右,痛苦激动时心跳至160催眠时仍说自己来自k-pax星,最后波特离开时,监控设备的暂时损坏或干扰等都似乎证明波特是真实来自K-PAX星球的外星人。

       回顾影片中把美国的精神病院展现出来,不象以往表现精神病人的电影那样,或者很压抑愤懑,或者把精神病人表现得很可怕充满不可预知的暴力,又或者把精神病人表现成伟大的天才。影片把真实的精神病人表现出来,其实大多数精神病人就是影片中的样子,他们大多可能在初次犯病的时候有过自杀企图或者有对别人使用暴力的倾向,也有很多是因为行为言行怪异,其中也有智商非常高但却因为精神的问题浪费在了无意义的事上,或者因为害怕所处的环境,而惶惶不可终日。小小精神病院和遥远的星系,被波特联系了起来。一个是无法适应常人社会而出现问题的群体,波特的到来,让每个病人都对他所描绘的新世界充满了渴望,同样,也打动了医生。精神病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千奇百怪的精神病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痛苦,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这又是怎样的内心折磨。一个好医生,心里很明白,这些病人的问题不单是他们的问题,出了小病房,又是怎样的一个未开化的离文明遥远的原始人类社会,人们相互倾轧,充满偏见,刻板麻木,这就是能从精神病人身上折射出来的这个社会的真实景象,远没有人类企图美化自我时所描绘的那么美好。也许正因为此,人类无法忍受各种精神病人,没有人愿意看到真相,充满了痛苦的真相,精神病人的存在展示了他们的痛苦,而常人,为了保护自我脆弱的内心,避免面对真实的痛苦,一致地反对这一切,这也是为什么精神病人如此让人恐惧的原因,并不是只有人们常说的武疯子让人恐惧,一切于常规的偏离都让常人无法忍受,他们会用嘲笑来掩饰自我的恐惧,虽然内心深处他们有一样的困扰和痛苦。波特就象希望之光一样,一切人类社会的弊病折射在医生的心里,波特说他是通过折射的光来到地球的,当他坐在医生对面的时候。与波特对话的深入,医生也在逐渐走入他的内心,他内心又对常人社会有多少厌憎,以致于他象他的病人一样喜欢呆着精神病院里,这个小圈子似乎容纳的范围更广阔,连美丽温柔的妻子都难以让他眷恋,可爱天真的女儿也无法让他去关心爱护;镜头里总是充满了闪耀的光芒,伴随在波特周围,对于他那神奇的有着特异功能的眼睛来说,地球太亮了,他只能通过墨镜去感知一个相对黑暗的世界,因为他太敏锐,能看到微光。受过心理学训练的医生内心或许有一双同样的眼睛,他所看到的世界绝不象常人看到的那般光明。波特的墨镜映照着城市中高楼的影子,人的影子,墨镜隔离了他与其它人眼神的交流,别人看不到他的眼神,只能看到墨镜上自己的影子,而他能看清所有人,就象医生一样。波特与医生的初遇,波特站在玻璃病房内,镜头中,医生能透过玻璃看到他,还能看到映照在玻璃上医生自己的影子,两人的影子两相重合,然后分离,这一切就是这个故事,关于医生的故事。医生将面对的是做为自己病人的那一部分,厌世的那一部分,镜头中,波特站在玻璃另一边,他看到的似乎和其它病人没什么两样,他只能看到玻璃上自己的影子,而看不到另一面站在面前仔细观察着他的医生,但那只是医生主观的想象,波特脸上诡秘的表情告诉了观众,他一样能看到医生,而这一次是医生蒙在了鼓里。不再是医生救病人,而是病人助医生,因为医生看不到自己的病。波特代表的是真正的自由、人性的开放性和无限可能性,而马克医生则代表着科学理性的局限性,也彰显了外星人波特与地球医生马克心灵交汇、思想交流碰撞。其实马克也是被波特治愈了的病人,他跟自己和前妻生的儿子有着很深的宿怨,多年来都没有来往,波特给他的最后忠告是邀请儿子来过圣诞节,并希望他能多看看自己的世界,尤其是多见见自己的家人。他告诉他,人的一生任何机会都只有一次,不要错过。在故事的最后,马克看着波特的墨镜,波特对马克说:宇宙会膨胀,然后缩回原形,然后再膨胀,如此周而复始,你不知道当再度宇宙膨胀时,现在的情况又会重演,你这次犯的错误,下次回再出现,你犯的每一个错误将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永无止境,所以劝你,有错要马上改,因为这次,是你唯一机会。马克终于认识到自己有多幸福,明白不能忽略、要珍惜这些幸福,也和儿子解开了多年的心结。亲情是一种维系,一种能够让人持久的,获得快乐的一种情感。处在文明进化初期的我们还无法高度理性,我们需要感性的认知来做一些心理的自愈,回到现实中再想想我们自己,很多的幸福都是失去了才知道后悔,才想要珍惜,可那时已经来不及了。人的一生机会不多,不要因为自己的麻木和犹豫而错过了,这是波特留给马克也是留给观众的忠告。波特教会了病友和马克医生用爱面对生活,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影片的叙述表达方式非常出色,人为的神化,神秘化或复杂化了许多细节。虽然我分析了很多细节,但我觉得不需拘泥于细节,最重要的不在此处。重要的是这么好的一部电影会启发每个人思考,给每个人的启迪都不一样,收获也各不相同。忽略他是人的可能性,就和忽略他是外星人的可能性一样,本质上是狭隘的,反过来说也一样。每个人需要保留独立自我的判断,也尊重其他人独立的判断。做一个视野宽阔的人,并不一定要站在看似独特的那一边。其实我更愿意相信他是外星人,至少心里会因此舒服许多,让我能看到更多希望;但也许,K星人或者一个高智商病人。真相也许就那么,那么简单。也许,真相也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本片中学到了爱这一宇宙文明通行的法则,学到了要想创造奇迹,就要从心中开始,正如本片的另译片名——奇迹从心开始。

       影片虽早在2001年就已上映,但观影后的人们回忆起本片时:影片通过富有思索空间的理性兼感性的钢琴旋律以及贯穿始终的或昏黄或刺眼的光线传达给人们一种宁静的、平淡的、脉动着的希冀。乐声流转,芸芸众生,柔和光束中的尘埃,波特就这么乘着光来了,暖暖的阳光轻轻落在波特的身上,他微微仰起脸,唇间漾起一个无比纯洁的笑。匆忙的人流,象空气中的粒子,保持着密度,流动而呆板。只有无家可归的乞丐注意到了他的到来,而后混乱的人群中,他向摔倒在地的老人伸出援手。从容大度地被机械僵硬的警察带去精神病院,努力认真的配合着好医生尽心的治疗,严谨工整地回答天文学家的提问,热心的帮助自己的病友——却自然而然的说“生物都有自我治愈的能力”……真诚的对待每一个生命,消弭心灵之间的藩篱,这样的良善,地球上的确罕见,这样的波特,我亦相信他是天外来客。波特终于回去K星,带走了没有家的贝斯,画在纸上的青鸟给她带来了幸运。K星异客无法忍受地球的强光,墨镜挡脸看不见他的眼睛,可那个无比纯洁的微笑,从始至终,温暖人心,不曾消散...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