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驻马店确山绿色方舟农场 _2.新时代之路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时代-社会与哲学资料集 > 2.新时代之路 > 详细内容
探访驻马店确山绿色方舟农场
发布时间:2012/11/9  阅读次数:10337  字体大小: 【】 【】【

  

2012-5-29 10:10:47 上传
下载附件 (217.96 KB)


绿色方舟农场



                                                                   绿色方舟农场 准共产主义生活


           有人说梅红伟的农场是“准共产主义”生活:25个人之间大多无血缘关系却以家人相称,同吃同住同劳动却没有工资、所得归集体支配,他们事必躬亲,自己盖房、打井、做家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单身母亲、孤儿甚至精神病患者。梅红伟不喜欢“主义”的政治意味,十几年扶助城市边缘人的义工经历让他只是想回到家乡寻求建立一种新公益模式的可能:“一个人就像一块木板很难生存,绑成甲板不仅更容易生存,也许还能救更多人上来。”他觉得更贴切的词是“共生”。

             天目山绿色方舟农场坐落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二道河村,占地300亩。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属北亚带向暖温带过度区域。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气温多变,夏季降水较多,日照强蒸发快;秋季气温下降明显,降水相对减少;冬季温度低,降水少。

           天目山绿色方舟农场主要由地理位置及农场主个人理念而得名。天目山指的是农村的地理位置;绿色的含义主要讲的是环保、生态、保育,即为可持续发展;方舟源于“诺亚方舟”,传达的是一种共生、大爱、腹育的精神;由于这个农场的家庭成员来源比较特别,他们都有强烈的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农场指的是农场的家庭成员们要落实锻炼自己并且要发展农场的事业。为了整个家园的生计,为了倡导绿色健康食品,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于是,“共生”家园创建了绿色方舟农场。

           农场主倡导的是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因着这个理念,农场的目标可概括为:有机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蔬果培育产销、社会责任扶贫共生。

二、生态农场基本建设情况

           在山坡半山腰建了几间新房子,通过农场主的纪录片及介绍,我们了解到这山上现在所有的建筑用的水泥、沙子、砖等都是大家一点一点搬上来的。由于道路行车不便,那些砖在半路就必须要卸下来,然后再重新装上车,一块砖至少要经手摸五遍。还有修水库、挖井、铺路等等,这些工作都是他们一家人自己创造的。除了找了几个有技术的人指导外,只要是自己能做的,就不会请人。我们在纪录片中也会看到小孩子搬砖的身影,辛苦却快乐着。房子后面是一片松树林,松树的建筑及工业用途松树木材材质好,耐腐朽,纹理直,具有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特点,可作建筑、矿柱、枕木、造纸和人造纤维等用材。松针叶加工而成的松针粉,;松树叶还可以吃,有好多药用价值。

             在接近山底的地方建有一个小型水库,深 7米,可容19000立方米水。在多雨期可储存雨水,可防洪涝,还可缓解干旱时的缺水问题。目前水库里养有3000条鱼,长成后可以向外销售。

         作为一个生态农场,他们的水循环系统是很有特色的。在半山坡的松林里,有一方一圆两个水塔。方形的可容十平方米水,他的来源是水库里的水,由出水口通向各个房间的卫生间,供抽水马桶使用,从卫生间流出的水直接通向化粪池,化粪池是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原理,把废物变为土地需要的有机物的一种构型。圆形水塔可容纳十七立方米水,从这儿通的两根管子,一根通向厨房,另一根通向卫生间,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出去后也是直接流入化粪池,从厨房流出的水会通入沉积池,经沉淀后水会用来浇灌菜园。流入化粪池的水会先让其在里面进行发酵,然后发酵液会流入水库,而剩下的固体残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它们将会用在菜地或杂粮地上肥育土壤。

         另外,农场里使用的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卫生部共同推荐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这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重点任务之一。其中,粪便经草木灰分解处理后可用作堆肥。

         该农场种植的作物都是有机作物,农药、化肥都不会使用。作物所需的养料是由沼气渣、化粪池提供的,是一种真正的有机健康、生态循环发展的模式。

三、生态农场的未来设想

         农场的建设是从2009年开始的,由于农场的地理条件等原因,交通不太便利,发展较缓慢,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关于农场的能源问题,农场主介绍说,他们会在山顶装上几个大风车,利用山上充足的风力资源。还会在房顶上装太阳能板,农场的所需电能会由风车和太阳能板提供,它体现了一种环保生态的精神。

           在与农场主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该农场不仅仅局限于做农场这件事情本身,农场主更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

          借助于农场的条件,农场主会在松树林的空旷地带建图书馆、儿童乐园、爱心妈妈课堂等设施。

               农场的图书馆里的书籍一方面会接受别人的捐赠,另一方面农场主自己也会出资购买一些。图书馆对所有人都开放。无论是来参观学习的人,还是来农场做其它工作的人,农场主都希望他们以此来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农场主也希望给那些无力购买却又及爱书的人们一个读书学习的机会。

           同时,松树下还会建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园,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在游戏中学习的平台。由于该地比较落后,很多孩子都没有接触过这类东西,这样,就可以为孩子们打造一个乐园,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严重,孩子不好管教,是父母们头疼又无奈的大事,这些现象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弊端。农场主很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他也想对此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所以,农场主想在农场建个“家庭教育课堂”,主要是从幼儿抓起,给孩子与父母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空间。农场主也会给父母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家庭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的乐园!

           农场的正常运行也需要经济来源,他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未来向外出售山上生产的农副产品,如有机南瓜、核桃、鱼、水果、杂粮等。

四、农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1、周围农场中种植的果园使用农药带来的污染。

           我们了解到农场附近有几个果园,它们经常使用大量的农药,或多或少的会对该农场的有机生态作物产生影响,我们的建议是在农场与农场的交界地带种植屏蔽林,可有效降低受到的污染。

2、农场以后运作中可能遇到的资金问题

       目前,建设一个有机生态农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到目前为止,农场主对该农场的投资已达百万,虽说未来农场的前景很美好,但如果遇到资金问题我们建议农场主一方面可以向银行借款来缓解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农场主也有对此农场比较支持的朋友,他们可以对农场进行一些投资。

3、农场的供养能力问题

         一个农场由于面积等原因,其供养能力有限,当家庭成员超过农场的供养能力时,农场将不能负担。我们建议把家庭成员分成两部分,再找一片净土,再建家园。

五、农场的“共生”家园

           这个农场有个不一样的家庭,目前有15个成员,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互相关爱,互相激励,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个家庭最初是由农场主梅红伟和他的妻子建立,梅红伟是驻马店泌阳县人。母亲信奉基督教,乐于助人。他小时候受母亲的影响较大,长大后成为一个公益团体的成员,在深圳、广州、上海多年从事公益事业。在十年前他为一个孩子在工厂找了一个工作,那个孩子在工作中患了一种病,全身起满了水泡并且身体逐渐溃烂。在农场主的协调下工厂为那个孩子治疗了一段时间,可孩子的病情不见好转工厂就拒绝再为孩子支付医疗费。梅红伟便带着那个孩子四处求医,去被医生断言孩子只能活五年。为了尽量减轻那个孩子的痛苦,并给他一些心灵上安慰,梅红伟决定为那个孩子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陪他度过人生的最后五年。同时也期望在自然条件好的地方这个孩子的病情或许会好转。经过寻找,梅红伟承包了这个300亩的荒山,经过一些事情的触动和他对社会的思考,建立了一个“共生”家园,让社会上活不下去的人找到心灵的栖息地。

           这些社会上活不下去的人有三种含义:一是真正在社会上难以存活的人,他们极其贫困还受人压迫,难以在社会中谋生。我们在农场里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个家人,她一米六的个头,很少与人讲话。听家人的其他成员说,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没有人照顾她,教她生活中的必须技能。后来她嫁人了,由于不擅长洗衣做饭等家务活,经常受到丈夫的打骂,长期的非人生活让她不堪忍受却又无力反抗,她总在夜里一个人哭泣,后来精神上就出了些问题,丈夫与她离婚,孩子被法庭判给了丈夫,她彻底崩溃了。梅红伟经朋友介绍,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把她接到农场这个充满关爱的大家庭中来,让她在这里生活下去。在我们来农场之前,她在这里有两个多月了,虽然还是不怎么说话,但我曾看到过她的笑容,还可以与她简单的交流了。不知她是否还会在夜里哭泣,但她在这个家庭里不会再被打骂,家人会在饭前唱歌时紧紧握住她的手。第二种是指生活上没有困难却在精神上感动空虚,被“共生”家园理念所吸引的人。这里也有一个这样的家人,她可谓是女强人了!自己曾经营已经小有规模的公司,物质绝不匮乏,但她感觉心灵无所依托。后来后来接触到这个家庭并且被他们的理念所吸引,甘心留在农场。第三种是指社会上的边缘青少年。他们沉迷于网络,由于家庭教育不当,他们极端叛逆,有点孩子甚至加入黑社会,若这样继续下去,很可能走上不归路。农场的教育理念是,边缘青少年可以在农场里生活一段时间,让整个家庭的爱心人来感动他,教育他,改变他,帮他走入正规。

             在这个家里,人人都有分工。平时男人负责上山开荒,女人负责菜园,洗衣做饭等。忙时,大家就一起上。在这个农场的建设初期,他们不分男女,一起建房子、修路、挖井、平整土地。他们所得到的食物都是自己血汗。梅红伟说:他们是活得有尊严的,是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的!

           这个农场的一切所得都是大家共享的,但他们也有财务支出。大家需要买什么就可以向相关人员申请,由财务人员拨钱购买。在农场里,每个家人的一切开支,如婚丧嫁娶、孩子教育、医疗等都是都是从农场所得拿出。

           这个家有一个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的规矩,就是一起学习、分享。每星期他们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看电影,然后还会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启发。他们也会向家人分享自己的趣事,思考感悟。劳累了一天后,他们会在晚饭时,向身边的人说一声:“今天你辛苦了。”这句话,很温馨。

             在这里的每一天我们都会听到他们相互关爱的歌声,其中一首可以说是他们的主题曲吧,但却充分表达了他们的心声,并且还体现了“共生”家园的内涵:

甜蜜的家

我们有家,甜蜜的家

彼此激励,歌中长大

我们有家,真心爱它

酸甜苦辣,牵手走回家

我们有家,同有一个家

家在路上,家在心中

我们有家,不一样的家

遥望天涯,带人走回家
                                                                                                      
                                                  探访驻马店确山绿色方舟农场 一级精华
            
                
  
  
  
  
               在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的深山密林中,「隱居」著一個20多人的特殊家庭。他們之間多無血緣關係,卻以家人相稱,同吃同住同勞動,晚上男女分開睡大通鋪;他們大多來自城市,卻自己蓋房、打井、種菜,自食其力,樂此不疲。{<
             農場主梅紅偉說,農場2009年才開始建設,一個原則是,任何物品都要先看它對大自然的影響,再決定是否使用。「農場種菜、種果樹不允許使用任何農藥、化肥,也不允許上山的人帶洗衣粉和普通肥皂。」 能源方面,農場目前是電線供電。不過,人們已經挖好了一個沼氣池,計畫以後養豬,用豬糞做沼氣發電。最不一樣的還是這裡的人,過著不折不扣的集體生活。他們在一張飯桌上吃飯,共同撫養孩子。    餐畢,幾乎所有人的最後一個動作都是拿饅頭將餐盤擦乾淨,然後吃掉。之後,即使是五、六歲的孩子,都自覺地拿著各自的碗筷去廚房清洗。vAG
             農場目前一共有25個人,包括兩對夫妻、七個孩子、六位精神病人和兩名孤兒,所有開支都由農場基金擔負。除去三名在山下小學上學的孩子,其他孩子都是在家教育。    梅紅偉今年33歲,但他已有18年打工史和義工史。他說:「我們都在城市裡打拚過,厭倦了城市的競爭與節奏,也厭倦了各種不健康食品。我們想在這裡建起一片淨土,自食其力,相互取暖。」    從建設農場至今,梅紅偉已累計投入了六、七十萬元。對農場的前景,梅紅偉的構想是,設立有機養殖區和種植區,產品往山下賣。不過,金錢似乎從來沒有讓生活簡樸的農場人感到發愁,用梅紅偉的話解釋,是「因為沒有太多的欲望」,農場但求自足,不為賺錢。!x 1p自己支制作的茶叶
                                                      
  
  
  
  
来源:http://dcbbs.zol.com.cn/11/268_109406.html###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