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解决世界难题的优等选择(一)_3.文明之回望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时代-社会与哲学资料集 > 3.文明之回望 > 详细内容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解决世界难题的优等选择(一)
发布时间:2011/5/13  阅读次数:3695  字体大小: 【】 【】【

  

  

精道乾


2011.05.05




      河图洛书历来被认为是中华灿烂文化中最精髓部分之阴阳五行术数的源头,由其衍生的《易经》更堪称中华文明的最高经典,是中华文化之根,太极、八卦、中医、奇门、中医、风水等等皆由此衍生。河图洛书只是简简单单两幅图,即由简单的黑白小点排列成阵,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并且河图洛书也是最古老的信息数字化。而《易经》则分为“上古三易”即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周代的“周易”,其中又以《周易》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广泛深远,我国古代在科技方面一直在世界领先,超过半数重大的人文科技成果都无不闪烁着《周易》的智慧光茫,包括一些现代的科学家也依然从其中汲取养分并为世界科学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并且《周易》的科学性已经越来越被科学界所认可,甚至有人断言,《周易》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科学界的显学;所以那些动辄说易经不科学的人其实并不懂易经,更何况易经当中尚有太多奥秘有待破解,人类对易经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可以负责任地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若要真正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除了汉字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习河图洛书所延伸出来的《周易》,事实上,我国在学术上有造就的顶尖人才大多具有研究易经的功底,她隐含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关系,且并没有宗教色彩,中国的年轻人大部分可能并不知道,代表现代最高科技成果的计算机,就是应用《周易》的阴阳对立统一原理把信息数字化而创造出来的。目前天文学界已经发现的第十大行星,也是中国学者刘子华根据八卦卦位与太阳系各星体的对应逻辑而最早计算出来。韩国人连国旗都采用八卦图,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时间里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西化,却仍然把发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护的很好,这一切在日本著名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电影作品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可见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从中国进入清朝以来的近代,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以及统治阶级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不足,加之民间或官方对河图洛书文化很大程度上的歪曲和偏离(学术就是学术,但使用的人水平和目的不一;如一部分民间庸医和一部分水平不高的算命风水先生从主观上任意屈解易经的逻辑结构,这对于研究起来艰难深奥的易学来说也许是一种必然),旧社会的封建迷信化和新社会的全面颠覆化的两种极端,加上西方工业文明的大力冲击,使得中国学术思想界在短时间难以适应和归纳,并在两者之间找到共同点和契合互补的精华,但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任何事物的相互融合都有一个过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明应该可以达成互补,当然,这里有个根本前提是相互的尊重,尤其应体现在东方文明的自重,以及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尊重上。

      我国在近代数次遭受经济军事的“硬侵略”和文化思想的“软渗透”,并且这种双重侵略在民间和政治文化界都产生了某些惯性,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当代,我们国家受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以及西方长期依靠侵略掠夺和现代工业文明所建立的经济军事上的强势地位,使得我国包括民间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都对我国传统的一整套的朴素深遂的文明体系加以怀疑,这种怀疑和自卑心理尤其表当代教育界中间,一如全民学英语,全民拜物化,教育的目的性迷失等;结果就是势必使整个国家的年轻一代中的大部分变得肤浅浮躁不认真,热衷于快餐文化,乃至对外信奉西方文明中的丛林化糟粕部分,对内则信奉成王败寇之类的糟粕部分,对本民族的文化不感兴趣则必然表现为对外的奴性深重,这种自我矮化心态日呈泛滥趋势,有一部分人甚至上纲上线到了“种族劣等”层面。然而无可辩驳的是,西方价值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市场经济等四百多年的今天,已经越来越表现出其负面,西方人群固有的线性思维,使整个西方文化体系充满了盲目的反自然伦理的扩张,人与自然开始分离,人类面临着种种关乎人类未来生存的巨大潜在危机;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西方科学家越来越认识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极大程度上能够弥补西方文化的缺失,并逐渐开始对东方文明深入研究。可以断言,当代中国年轻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态度,将决定世界文化中心东移的程度和人类未来的出路;并且,本人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持乐观态度。

      要注意,这里的西方现代化文明,主要指的是以市场、技术、宗教、普世价值集合一体为主导的西方近现代主流价值体系,不包括西方有积极进步意义的部分现代科学体系。


“阳主阴从”学说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宇宙文明,即以太阳为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月亮则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将太阳光反射给地球;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的产生都有赖于太阳的光热能量,作为太阳系的绝对中心,太阳是光热能量的绝对施予者,没有太阳的光热,就不会有水分和生命,正因为太阳为太阳系绝对主宰,所以地球就算到了黑夜,也拥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不会与白天产生过于巨大的温差,否则生物不能适应;而月亮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则是次一等的,是辅助的。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按照此宇宙法则运行。所以,大凡地球人类文明几乎都有对太阳的崇拜,如太阳神。但对太阳的崇拜并非愚昧,而是人类从有思想开始对自然规律进行观察后的直观反映。众所周知,地球上的一年四季正是由于以上运动所产生的;我国古人通过对天文地理、日升月落、一年四季现象的系统观察,通过从表象上的观察得出的理、象、数的核心逻辑,总结出了以河图洛书为发源的易文化,并进而发展成一系列的生命及社会理论,在客观上与太阳系天体运动规律相符。

      这与一般西方宗教中生命神创论不同,虽然中国也有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神话传说,但从中国文化开源的一整套体系对生命的根本论述来看,中华文明的开创者认为生命本身就是“阳主阴从”的产物;如《周易》中的“乾”卦中讲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卦的六爻皆为阳卦,乃是纯阳,其意是说万物的资始是在阳的前提之下;所以才有纯阴之“坤”卦的“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主阴从”延伸到中医理论当中,更具有了生命系统科学的现实意义,《黄帝内经》有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华佗《中藏经》说:“阳气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阴宜常损,阳宜常益,顺阳者生,逆阳者死。”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更是一再强调以阳为本的思想。在传统文化经典文献当中,有许许多多类似的论述,但是这个极其种要的理论在当代学术界中被普遍忽视,唯有中医学界的部分学者对“阳主阴从”论有较多研究。

      “阳主阴从”法则不但对于自然生态的进化具有绝对意义,同时也对应于微观生命和宏观的社会规律,一切生命无不显示阳主阴从的特征;并且,越是生存于相对地下或水中阴性环境的生物,智能也会相对低下。这一切也与阻力相关,阻力小,才更易于变化,转向。陆地生物只受空气阻力作用,以人类为地球生物的最高层次,但地球也有大量专喜欢在潮湿阴暗环境的生物,不喜见光,但对地球环境生态阴阳相对平衡大有益处,属于阳中之阴,水下生物尤其是深海生物,由于阻力等客观因素不可能拥有高等智能生物(海豚所属的鲸类从属于哺乳类动物,是海洋中相对智能较高的生物,其游动时脊椎呈纵向运动,与陆地上的哺乳动物跑动轨迹类似,所以个人认为鲸类更有可能在某个时期走向陆地进化成为陆地高智能生物,更或许假想是海陆两栖,像海贼王里的鱼人,可具备比人类更高的智能?);而比人类更高智能的生物,则理应存在于阻力更小的外太空。故此,“地”势必遵循“天”所制定的规则。在地球人类社会,人相对更喜欢居住于温暖干燥的环境,而厌恶阴暗潮湿易发霉的环境,反之,人类则会患上各种病症,同样以追求光明和积极性更高的人具有更高智慧。当然,“阳主阴从”并不是简单理解成人生活于沙漠才更好,不需要水,而是说水和其他各类作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重要的组成元素,是居于从属地位,如水本身就是阳主阴从的产物,没有光热辐射也就没有水分和生命元素的组成。一般生物机体保护阳面越持久稳定,生命力越顽强。当然,能使生命本身得以生存延续的宇宙元素有太多,如果因为“阳主阴从”思维进而就此陷入“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样的机械唯物论,也是不妥的。

      稍微细心的人就不难发现,在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主流学界流行更多的是类似阴阳同等的模糊学说,所以其在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阴阳不分主从关系,就如同没有纲领,好比一个活人没有脊椎骨,必然导致不讲立场不讲原则的“中庸”学术盛行(“中庸”的真实本意以后继续探讨),并直接引导社会思潮,以讹传讹。

      但是反过来,笔者同样严肃地反对儒家文化的“三纲五常”论,“阳主阴从”绝非要求人们庸俗地理解成“夫为妻纲”之类的教条主义思想,因为世间的一切事物是动态的,活泼的,生动的;比如一个社会结构,虽然男性普遍地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任何事物几乎都有例外的情况,即矛盾的特殊性;“阳主阴从”法则不是简单地把世界规定成为僵死一块,而“夫为妻纲”之类的学说恰恰容易被一部分人理解成为“男人说的话一定是正确的”之类,这就必然会造成歪曲。我们知道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远比太阳和地球之间近得多,所以虽然月球的质量远远小于太阳,但是由于跟地球的距离更近,所以月球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引力作用也会较大较直接,但性质与太阳截然不同,如月球对地球的液体产生更大引力,尤其是引起潮涨潮落,对女性的经期作用等,也可以说是对太阳光热之于地球影响的制约平衡的力,即“孤阳不长,孤阴不育”。另外说句题外话,2010年11月欧洲科学家成功捕获了“反物质”,并利用磁场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这让本人有点怀疑是否还有一个我们尚未了解的“阴主阳从”的世界,或者说宇宙本身就是拥有阴中之至阴“绝对零度”的“阴主阳从”之体,以反物质和暗物质或其他什么结构为主要构成,我们所见到的一切“正物质”天体只占宇宙很小的部分,宇宙之外尚有另外的“阳主阴从”的宇宙也说不定,但可能不是以恒星之类的天体的形式存在(YY一下)。

      还是回到我们的“正物质”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日月交替轮回规律进行记录并形成天文历法,我国的古人将太阳定性为阳性、雄性,月亮称为“太阴”,代表阴性、雌性;宇宙本身是黑暗的,地球生物的生存却是太阳本身发散的光热能量对黑暗阴性的反抗结果,没有热能的爆炸,就没有生命的产生,有光热,有希望,地球生物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宇宙那漫无边际的黑暗却是绝对的,但这也是人类活着需要追求光明和希望的理由,这好象正是生存于太阳系中的精彩之处吧。对于太阳对地球生命的负面作用,如耀斑、日珥、黑子、太阳风等等,往往是太阳活动增强导致的“太过”,是“阳邪”,对地球生命来说是事物发展太过的表现,所以必须要有相制约的阴性力量,这是后话。

      阳主阴从是地球生物尤其是高等智能生物的主要特征,阳主阴从的层次越高,生物的生存时间就越久,生物进化程度相应就越高,生物的进化是一种群体智慧选择,是由内因决定,以外因为条件,而不是庸俗进化论的外因决定;但另一方面,地球生命又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宇宙中阴性物质能量信息的影响,以及“阴”和“阳”各自内部的正反两面,这就决定了一切生命必然是由生到死(尘归尘土归土),由元素的组合到分解再重组,由进化到退化再到进化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在传统理论中,阴和阳各自对应不同的属性,这和西方及现在主流的矛盾理论有所不同,“矛盾”学说也讲究对立统一,主要揭示的是物质运动形式,而在内容上,相对来说阴阳理论更能直观地揭示物质属性。类似的例子很多,兹举一例,水与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各自对应阴阳属性,如水对应阴,方位为北,火对应阳,方位为南;而在矛盾学说中并没有这种内容属性的揭示。所以个人认为,矛盾理论虽然正确,也能够解释客观规律,但似乎阴阳理论所能涵盖的意义更加广泛和抽象,涉及本质且不易于产生混乱。现在有一些人认为阴阳和矛盾理论在本质上就是不相容的,他们的根据是阴阳运动形式并非对立统一为主,异性相吸才是其主要的运动形式;但论者并没发现这种思维其实就已经落入了对立性思维本身了,把阴阳论和矛盾论完全对立起来,只看特性而不看共性本身就很片面,而且在论述这一问题的同时,却忽略了阴阳理论本身确实是以对立统一为基础的,只是这种对立之间,有很多的缓冲地带而已,在天干地支学中,有“六冲”、“六合”等概念,比方说水与火在南北方位彼此相对,为子午冲,但在事物对立中间尚有一木,可以使水生木,木生火,达到“通关”,这就在实践方面提供了人类更多的选择方法和从内容解决问题的多重择优余地;同时阴和阳本身的相互吸引也是与对立关系相等同的,所以男人和女人之间往往会“爱恨交织、又爱又恨”,类似的例子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非常多的。但是与矛盾理论并不全然冲突,只是更加广泛深入而已。我们在在探索真理的同时,往往要提炼的是事物的共性和特性,真正地达到求同存异,才能更多地提出建设性。
(待续)


来源:http://www.tjing.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83&fromuid=54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