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论战争的根源及世界永久和平 _4.和平与统一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时代-社会与哲学资料集 > 4.和平与统一 > 详细内容
李向东:论战争的根源及世界永久和平
发布时间:2010/6/23  阅读次数:6842  字体大小: 【】 【】【

  

论战争的根源及世界永久和平
作者:李向东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一,什么是战争

                对战争的定义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      。马克思主义在深入研究了战争的产生、发展、消灭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战争与政治、经济等相互间的必然联系的揭示的基础上, 为战争下了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定义:“战争——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时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71页)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战争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这一战争定义基本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它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和私有财产以及阶级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说明战争并不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永恒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现象。

     (二),它指明了战争的主体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阶级、民族、国家和政治集团等群体。

     (三),它指明了战争是解决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政治集团之间矛盾冲突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而不是一般的斗争形式。

             二,战争产生的根源

       战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根源是什么?对于这样问题的回答,从古至今基本上存在着这样几种看法。一种是神学战争论,认为战争产生的根源在于神或上帝的意志、报应和安排。第二种是人性战争论。它把战争产生的根源归之于人类好斗的生物本性和欲望。中国古代的《吕氏春秋》中便写道:“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于天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说:“战争、战役和革命都来自人以及人的欲望。”第三种是民族战争论。这种理论认为战争根源于民族之间的差别。美国的资产阶级学者瓦尔特·罗斯托夫说:“战争,说到底是因为存在一种我们你之为民族独立的概念的缘故。在独特的传统和共同的利益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统一国家就会导致不断产生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第四种是人口战争论,这种理论把战争根源归之于人口的增殖。法国的资产阶级学者加斯顿·博托尔认为,把社会推向战争的“原因是人口数量超过了完成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需要的数量。”第五种是不可知论战争论。这种理论认为战争是一种心灵性的流行病,其原因是未知的和不易发现的,因为有许多不同种类的障碍足以妨碍对此现象的任何客观性的和科学化的研究。第六种是经济利益战争论。这种理论把战争的根源和财富、经济利益联系起来,认为财富是引起战争的根源。美国的资产阶级学者朱利安·哈克斯莱说:“战争是与财富积累的现象相联系的。这种财富是冲突的目的物。”上述这些五花八门的战争根源理论,虽然有的在探索战争根源的长途中,向真理迈进了一步,但他们都没有真正地揭示出战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坚持从战争与私有制和阶级的内在联系上考察战争的根源,认为战争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必然产物。正如列宁所说:“战争同私有制基础并不矛盾。而是这些基础的直接的和必然的发展。”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争根源理论。他不仅指出:“战争——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而且在《论持久战》中又指出:“由于阶级的出现,几千年来人类的生活中充满了战争,每一个民族都不知打了几多仗,或在民族集团之内打,或在民族集团之间打。打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帝国主义时期,仗就打得特别广大和特别残酷。”由此可见,在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的社会中,战争是和私有财产及阶级联系在一起的,而私有财产和阶级又“是由于经济的原因产生的”所以,战争产生的最终根源不是别的,而在于社会的经济活动之中。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最根本是物质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在人类原始社会的初期,生产力极为不发达,生产资料是原始的公有制,那时还不可能产生战争。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人类进入了氏族制的原始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几个氏族开始组成了不同的部落。这时,生产资料虽然还是原始的公有制,还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但是,每一个氏族部落为了生存而进行了简单的生产活动,开始把土地等自然条件作为生产的前提。虽然,土地等自然条件还是公有的,但是,每一氏族部落都有占有权。因此,当某一氏族部落在它把土地等自然条件当作自己部落的东西来对待时,就会碰到的唯一障碍,这就是业已把这些生产的自然条件当作自己的东西而加以占领的另外一个氏族部落的反对,为了解决这样的冲突,氏族部落之间就发生了战争。因此,这种完全不具有任何阶级属性的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它的产生除了复仇等原因外,主要地是产生于原始民族部落为维护生存的物质生活之中。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由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有力地促进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阶级。正如恩格斯所说:“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财富增加并且使生产场所扩大的同时,在既定的总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地带来了奴隶制。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这时。人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出超出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了,剥削者为了占有更多的私有财产,需要吸收新的劳动力,而战争为剥削者提供了新的大量劳动力。这样,具有阶级属性的战争便产生了。

       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的最后时期,铁器的使用,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于是便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之出现了商品生产,财产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最初的剥削者——奴隶主阶级为了掠夺别人的财富和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建立起了军事组织,战争完全成为了一种正常的营生。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冲破了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产生了私有财产和阶级,伴随着这种私有财产和阶级而来的掠夺奴隶和财产的战争便产生了。

               三,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在军事思想史上,最早较全面而深刻阐述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普鲁士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 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从抽象的战争概念出发,认为“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的目的就是彻底打垮敌人,为了达到此目的,敌我双方都应把力量的使用推向极限。然而,克劳塞维茨在通过研究大量的战争事件以后,他发现在现实中的战争,并没有按照纯战争概念所固有的本性发挥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克劳塞维茨说:“抽象战争和现实战争是不同,..现实战争往往同它的原始概念是相距很远的。”他进一步研究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最终发现,这不仅因为存在着内部阻力,而且还由于存在着外部原因,即作为战争的政治属性。因此,克劳塞维茨得出结论说:“决不能使战争离开政治交往,如果离开政治交往来考察战争,那么,就会割断构成关系的一切线索,而且会得到一种毫无意义和毫无目的的东西。”为了精确而简练地说明战争和政治的关系,克劳塞维茨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从而揭示了战争的政治本质。不难看出,克劳塞维茨对战争本质的揭示,完全是从纯战争概念的逻辑推演中得出结论的。但是,他正确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之间的本质联系,否定了长期以来把战争看成是完全脱离社会政治而独立存在的现象的错误看法。正是由于这一点,引起了列宁对克劳塞维茨的极大兴趣。他不仅详细而认真地阅读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而且写下了大量的批注。列宁认为《战争论》中论述战争和政治关系的第六章是“最重要的一章”,并指出:“‘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这是诸熟军事问题的作家克劳塞维茨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探讨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各种战争的。”

         克劳塞维茨的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别性。

     (1)战争与政治之间的一致性。克劳塞维茨在论述战争与政治之间的一致性时认为,政治是整体,战争是政治的一部分,部分是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的。他说:“战争只不过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而决不是什么独立的东西。”又说:“必须把它(战争)看作是另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就是政治。”列宁对克劳塞维茨的这一思想表示赞同。他写道:“战争=整体的一部分。这个整体=‘政治’。”毛泽东精辟地论述了战争与政治之间的一致性。他认为这种一致性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治决定战争,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战争。毛泽东明确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他还以中国抗日战争同政治的关系具体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侵略军、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离不开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总方针,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动员,离不开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等项政治原则离不开统一战线的良好执行,离不开文化的动员,..“一句话,战争一刻也离不开政治。”因此,要取得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就绝不能有轻视战争的政治倾向,把战争孤立起来,变为战争绝对主义。另一方面,战争又反作用政治,为政治服务。毛泽东曾经在分析坚持抗战和政治进步的关系时这样说过:“政治越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战越坚持,政治就越能改进。”因此,战争对能否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又有着制约作用。

     (2)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差别性。克劳塞维茨在论述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差别性时说:“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这种手段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战争是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的冲突,这种冲突是用流血方式进行的,它与其他冲突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毛泽东认为战争与政治之间既有相互一致的一面,又有相互区别的一面,即战争和政治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又是什么呢?毛泽东指出:”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 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障碍既除,政治的目的达到,战争结束。障碍没有扫除得干净,战争仍须继续进行,以求贯彻。”战争不是解决所有政治矛盾的一般手段,而是解决对抗性政治矛盾发展到激化程度的特殊手段。战争并不是解决所有对抗性政治矛盾的唯一手段,而是解决那些用其他诸如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外交的等手段,无法解决的对抗性政治矛盾的一种最残酷,最激烈的暴力手段,这种手段的特殊性最主要地体现在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毛泽东把“流血”和“不流血”作为战争和政治的根本区别,这一思想应该说来源于克劳塞维茨。这也就表明,战争是武装暴力冲突的一种最高形式,“武装暴力”是战争自身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和主要特性,正是这种要素和特性使得战争和社会政治生活中其他活动形态有了质的不同,这是战争的质的规定性。离开了这一质的规定性,战争也就无从谈起。也正是基于战争的这种特殊性,毛泽东认为必须有战争的一套特殊组织,一套特殊方法,一种特殊过程。这组织就是军队及其附随的一切东西;这方法就是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这过程就是敌对双方的军队互相使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略战术,从事攻击或防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正因为如此,战争的经验也是特殊的,人们绝对不能按照一般的政治去对待战争,必须脱出寻常的习惯而习惯于战争,即按照战争自身的特殊规律去对待战争,方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否定战争自身的特殊性,把战争这种流血的政治完全等于一般的政治,就不能对战争有正确的认识。

         四,战争与经济的内在联系

         战争依赖于经济是多层次的。从战争根源来看,经济是战争产生的最终根源;从战争追求的目的来看,经济利益是战争追求的最终目的;从战争的物质基础来看,经济则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暴力论的过程中,系统地阐述了战争对经济的这种依赖关系。首先,恩格斯阐述了经济是暴力的本原的理论。杜林曾经认为:“本原的东西必须从直接的 政治暴力中去寻找,而不应该先从间接的经济力量中去寻找。”针对杜林的这一错误观点,恩格斯指出:“暴力本身的‘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经济力量。”其次,论述了经济是暴力的物质基础的理论。恩格斯说:“暴力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它要求促使意志行为实现的非常现实的前提,特别是工具..,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的,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依赖于经济的思想具体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

       (1)毛泽东注意从经济问题出发分析不同战争的原因。他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经济,是在中国革命时期内和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我党一系列的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问题。正是从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特点,毛泽东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战争发生和发展的必然性问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存在着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战争,一种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它是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另一种是红色政权和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它是中国内部革命力量与反动势力的矛盾和斗争。毛泽东在分析这两种战争之所以发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时指出,就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与中国社会经济之间的必然联系。
  (2)提出了“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就不能有保障”的思想。毛泽东认为战争不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而且也是经济的竞赛。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的物质基础。经济的条件不仅可以规定战争的特点、规律及其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
  因此,在革命战争中,必须十分重视经济建设问题,为战争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储备充足的粮食,是巩固红色根据地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把“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作为选择和建立根据地的基本条件之一,并强调指出:“经济问题的相当的解决,实在值得每个党员注意”。在反“围剿”时期,毛泽东把进行经济建设,保障战争胜利作为主要方针之一。他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争取物资上的条件去保障红军的给养和供给: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由此更加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为着这一切,就需要进行经济方面的建设工作”;“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就不能有保障。”因此,必须围绕着革命战争这个中心任务进行必要的经济建设,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相持阶段,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大生产运动,使我军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3)正确处理了战争和经济力量建设的矛盾,主张边战争边搞经济建设。毛泽东认为在战争时期,经济建设必须围绕革命战争这一中心任务,必须为了战争,服从战争,而不能影响战争。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搞好经济建设的具体政策,如要边打仗边生产,劳力和武力相结合,战斗任务和生产任务同样重要等,有力地保证了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解决了战争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提高了相当的物质基础。

           五,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列宁曾经说过:“弄清战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的态度问题的必要前提。”所谓战争的性质,是指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家对战争性质的问题已有初步的认识,他们提出了“义”和“不义”作为区分战争性质的标准。他们认为:“诛暴救弱,谓之义兵。”反之,即是“不义”。
             这一朴素的思想表明了人类在对战争性质的认识上深入了一步。但是,古代军事思想家的“义”和“不义”主要还是一个道德判断标准。因此,他们往往偏重于从道德上谴责不义的战争,而歌颂“义兵”。毛泽东简明而科学地概括了战争性质。他指出:“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那么,究竟根据什么来确定战争的性质呢?列宁认为,战争的性质既不是由人的主观“善良愿望”所决定的,也不是由谁先进攻,敌人在谁的国境内决定的,最基本的问题是看战争是那一个阶级进行的,具有什么样的政治目的。他指出:“决定战争性质的是战争是继续的是什么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由哪一个阶级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这就表明,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并不是单纯的道德标准,而首先是反映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治标准。战争的性质主要决定于战争的政治目的和内容。

       毛泽东继承了列宁的这一思想,他把战争的进步性和非进步性作为判断战争性质的标准。他指出:“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这就是说,一切为了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维护反动统治的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是进步的;非正义战争违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因而是反动的。  

      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但是不反对进步的 正义战争。对于后一类战争,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参加。这就说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或拥护一切战争。我们反对的是一切反动统治阶级进行的掠夺、镇压、奴役各国人民的反革命的非正义战争,反对的方法,在战争未爆发前,极力阻止其爆发;既爆发后,只要有可能,就用战争反对战争,用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我们拥护的是各国人民进行的革命的正义战争,拥护的方法是积极赞助和必要时直接参加。

             对于战争的社会作用,战争也和生活中一切事物一样,除了有消极的一方面外,还有积极的方面。从消极的方面说,战争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种种的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从积极的方面说,战争能够唤醒群众,加速革命发生的进程,促进人类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极端有害和反动的社会制度,战争对它起着一种破坏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正象木乃伊在接触空气时立即解体一样,战争给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的社会制度作出了最后的判决。”

       正义的革命战争,一是能够净化人们身上的污蚀,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激发人民同仇敌忾,一致对敌。二是具有改造作用。资本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经验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用枪杆子的力量,才能战胜武装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只有枪杆子才能改造。革命战争可以根本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砸碎旧的上层建筑,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正如毛泽东所说:“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三是具有拯救作用,正义的革命战争是拯救人类的旗帜。毛泽东说:“人类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人类的旗帜,中国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中国的旗帜。人类的大多数和中国人的大多数所举行的战争,毫无疑问是正义的战争,是拯救人类拯救中国的至高无上的荣誉的事业,是把全世界历史转到新时代的桥梁。”

       六,研究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共产党人为什么要研究和从事战争呢? 无产阶级研究和从事战争的出发点,区别于其它一切剥削阶级。它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也不是为了掠夺或扩张而战争,而是为了消灭战争,实现人类永久的和平,这是无产阶级研究和进行战争的最终目的。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的科学含义。这一目的是同无产阶级最后消灭阶级,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一切国家,实现人类最伟大的理想——世界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怎样才能消灭战争呢?毛泽东认为,由于战争产生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阶级以及国家。因此,要最终消灭战争,必须首先消灭私有制和阶级。他说:“人类社会进步到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国家,到了那时,什么战争也没有了,反革命战争没有了,革命战争也没有了,非正义战争没有了,正义战争也没有了,这就是人类的永久和平的时代。”(《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74页)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使战争消亡,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呢?

       “人口战争论”提出了一种“自我调节论”。他们认为,战争既然是由于人口增殖而引起的。“战争可以吸收这种人口‘过剩’,造成一定的‘人口陷落’。 当战争发展到国家不能为前线提供足够数量的人员补充和生产无法满足前线需要时,武装活动就会停止,于是出现了和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提出过“以战去战”的思想。他们认为:“杀人安人,杀之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这是一种主张用战争消灭战争的朴素认识。
                毛泽东科学地论述了战争消亡的途径。他指出,消灭战争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用战争反对战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用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民族反革命战争,用阶级革命战争反对阶级反革命战争。”又说:“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这是毛泽东把战争和私有制以及阶级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而得出的必然结论。这是因为,一切革命的阶级要消灭产生战争的根源——私有制和阶级,而私有制则是一切剥削阶级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一切剥削阶级必然要用武装暴力来进行反抗,以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就决定了革命阶级只有用战争去消灭战争,舍此便不能达到消灭战争的目的。

         七,战争与世界永久和平的关系

           无产阶级研究战争和进行战争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实现消灭战争,达到人类的永久和平这一最终目的。那么,战争与和平又是什么关系呢?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对矛盾现象,二者互相对立,互相统一,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毛泽东指出:”战争与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战争与和平的互相排斥主要表现在:这是两种不同质的社会活动状态。 战争是社会活动处于的暴力状态,和平则是对战争的否定,其中主要是对战争的暴力方面的否定。因此,和平是社会活动处于一种非暴力状态。但是,两者又是互相联结的。这种互相联结首先表现在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依存性上。这就是说,战争与和平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没有和平就无所谓战争,没有战争也就无所谓和平。这也就决定了战争与和平只有在各自对方中获得自己的本质规定。其次,表现在战争与和平的相互渗透性上。这就是说,战争时期存在着和平,和平时期也存在着战争。正如毛泽东所说:“和平时期不酝酿战争,为什么突然来一个战争?战争中不酝酿和平,为什么突然来一个和平?”总之,战争与和平是社会统一体中的两个矛盾着的方面,它们有着共同的基础,包含着共同的政治本质,都是一定社会阶级的政治的继续。所以,毛泽东说:“和平时期的斗争是政治,战争也是政治,但用的是特殊手段。”毛泽东还认为战争与和平同其它事物的矛盾双方一样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它们互相转化的内在根据不是别的,而是它们之间所具有的同一性。正如毛泽东所说:“大家知道,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战争与和平这样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备着同一性。”当然,在这里,转化的条件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战争与和平相互间的同一性只为它们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客观的内在根据,即提供了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的双方都不会转化。”我们应该注意把握战争与和平相互转化的条件性,为实现人类社会的永久和平而奋斗。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