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让我们变得广博还是浅薄?_7.网上杂谈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字收藏 > 7.网上杂谈 > 详细内容
网络让我们变得广博还是浅薄?
发布时间:2013/2/28  阅读次数:2688  字体大小: 【】 【】【

网络让我们变得广博还是浅薄?请读这本《网络让我们变笨?数字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思考与阅读行为》

媒体的「内容」只是小偷随身携带的鲜美肉块,用来引开守护心智的看门狗。

—马歇尔.麦克鲁汉,《认识媒体》

最近台湾热度最高(但未必是最重要的)的几则新闻:Makiyo 事件、林书豪在 NBA 大放异彩、Whitney Houston 与凤飞飞辞世⋯ 过去两周我甚至不愿意打开电视新闻,因为各台播报的内容几乎是千篇一律,彷佛全世界没有别的新闻(对了,还有人记得希腊的债务问题最后怎么了吗?)。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将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吧。

有没有算过自己一天要收发几次电子邮件、查看几次 Facebook?

有没有发现自己不论是为了求知、工作或娱乐,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有没有察觉自己的思考模式改变了?

有没有感受过因特网的浩瀚无垠?

自己上一次安安静静地专心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

使用计算机工作时保持长时间的专注是不是比以往来得困难呢?

记忆力变差了吗?懒得动脑思考吗?

这些可不是什么初老症状,而是我们的大脑正在改变。

以上问题看似陈腔滥调,却是《网络让我们变笨?数字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思考与阅读行为》一书作者 Nicholas Carr 内心最深的恐惧。此书的前身是他于《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2007年7-8月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Google 让我们变笨?)〉。他在文中提到,因特网为我们带来丰富、多样化的内容,但代价很可能是牺牲掉我们深度思考与阅读的能力,甚至改变我们大脑运作的方式。事实上原文书上的大标题就是「The Shallows」——浅薄。Carr 指出人们变得无法专注、没有耐心去阅读厚重的书籍甚至只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

跨过第二个千禧年后,多亏了 Google 强大的搜寻功能,如果想要查什么资料, google 一下就可以快速、精准地将我们要的数据或是名言锦句搜寻出来,于是我们无需再沉浸于茫茫「网海」、「书海」中寻觅,不再需要读完一本书,就连前后的章节、段落的前后文都可以略过不看。渐渐的,我们思考问题的模式改变了。当你问一个生活在因特网时代的人遇到问题该怎么做,通常他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式往往是:「上网搜寻」,其次则是上网发问。不管问题是困难还是简单,具体还是抽象,我们倾向先搜寻,而不是先思考。

Carr 在本书的开头从自身经验观察出他自己的阅读、书写与思考模式,在因特网的影响下已经出现巨大的变化。他在第一章「Hal 与我」末尾写下:

我头脑运作的根本方式好像也在改变。这时我就开始担心我无法把精神集中在同一件事上超过一两分钟的问题。一开始,我以为这个问题只是中年头脑退化的症状。但是,我发觉我的头脑不只是在慢慢飘走,他还会感到饥饿。他要求我用网络喂食它的方式来喂它,而且喂它吃的越多,它就变得越饿。

⋯⋯

我想念我的旧脑袋。

他提到自己头脑运作的「根本」方式好像改变了。当我们浏览网页时,上头遍布着各种可以点击的连结,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种经验:本来正在阅读一篇网络文章,却因为点了某一个连结开启另一个网页,然后又在另一个网页开启了更多连结,最后根本没有把原本的文章看完。我们以为自己得到更多的信息,其实连一开始阅读的目的都没有完成,过程中浏览过的连结内容也记不得,因为我们大脑在记忆的过程中不断被干扰着,被我们点击连结、切换网页的动作干扰。我相信有许多习惯使用 Google Reader 或是其他 RSS 阅读器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订阅太多 RSS feed 以至于根本读不完,只能看着「未读文章数」随着时间不断累积,最后只好按下「将所有项目标记为已阅读」,让数字归零然后开始另一次的循环。


我们终会变成我们所想的样子


网络世代们总觉得父母亲或是老一辈的人好像总学不会上网或是操作新的电子产品。我们往往认为人的大脑和思考模式在成年之后便会「固定」下来,所以将「老狗学不会新把戏」归咎于我们的脑袋已经僵化了,也不认为自己的思考模式或是阅读习惯会被外力给改变,但其实不然。Carr 在书中第二章引用晚近的科学实验结果说明成年人的大脑其实依然具有可塑性,也许多少会固定下来,但可塑性永远不会消失。我们的思考模式与行为仍有可能受到现代科技影响而被改变,大脑为了因应不同的经验和行为而改变,会发展出一套与过去迥然不同的行为模式。(已经习惯使用智能型手机的你,是否曾经习惯性地去「点点看」其实不具触控功能的屏幕呢?)

⋯⋯实验证明了大脑可透过生理或心理锻炼来建造全新、更强的回路,但这些回路也会因为长期忽略而减弱或消失。

⋯⋯

⋯⋯如果我们不再训练思考的技能,我们不光只是忘掉这些技能:他们在脑内战的空间会转给其他被练习的技能。

⋯⋯

我们牺牲掉的思考能力可能跟我们获得的能力一样有价值,甚至更有价值。


我们的写作工具会参与塑造思考


历史上著名的「工具论」与「决定论」之争,Carr 更加认同决定论的说法:工具有时会照我们的指示运作,但有时后我们会为了迎合工具的需求来调整自己,尼采说过:「我们的写作工具会参与塑造思考。」麦克鲁汉同样认为所有的新媒体都会改变我们(通常他的说法更加辛辣,这里就留给各位自己从书中体会吧,保证你忘不了XD)。Carr 承认工具论和决定论之间的争执是永远无法化解的,因为这两种对于人类天性和命运的看法可说是泾渭分明,这样的争论不但与理性有关,更是信念之争。唯一肯定的是,科技的进展代表着历史的转折点(请注意,这是一句中性的话)。其实我们的历史上每当在科技有所突破时,都会出现质疑的声音,担心这项新的发明会不会夺走我们的智慧、稀释文化的内涵。

Carr 之后一路由口语、书写、书本、印刷术谈到电子媒体的出现,我们会发现人们从原本的具体思考转变成抽象的思考,过程中依赖的工具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但就是因为人类得以进行抽象的思考,才会出现诗词与数学带动文明的发展来到今日。当中出现的每一项科技,都曾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距离上一次这样的剧烈的变动,是五百年前古腾堡发明印刷术,让各式各样的书本大量流通,改变了人类学习知识与传承智能的方式。今天,那样的工具再度出现了:功能强大且普及程度不亚于书本的计算机与智能型行动装置,而且还能连上因特网,还有什么比这几样工具组合起来的影响力还大?


所见即所「应得」?


我们很难去质疑使用不同工具会导致内容改变这样的事实。以下是很简单的例子:今天某电子媒体要在自家的网站上发布一篇新闻,为了尽可能争取到较高的网络流量与读者人数(好让他们有机会点击广告),他们煞费苦心地想出一个充满关键词的标题,不但耸动,还要容易被 Google 索引,内容与章节标题会被设计成符合搜索引擎胃口的样子(也就是做一些 SEO 工作),现在也没有人胆敢在文章开头卖关子,因为读者们如果没有在第一眼见到自己想看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于是使用破题法、异常浮夸的文章便越来越多,而这些改变都将成为我们在网络上读到的内容。这些现象从网络部落格文章、报章杂志网站到电子书,各个都难以幸免。

更甚者,还出现了自动帮读者缩短文章、撷取摘要的程序,例如去年底传出获得李嘉诚投资二十五万美金,由一位十六岁英国高中生 Nick D’Aloisio 写的 iOS app——summly。未来我们也许真的不能确定自己在网络上所读到的文章是不是原本该有的样子了。


把书拿起来读吧


想了解自己因为使用、习惯了因特网而产生的变化吗?这本书虽然封面设计得不讨喜,翻译名称也跟我们常用的有出入(注1),我仍强烈推荐各位阅读这本书。请别嫌这本书三百页太厚,因为光是参考书目就占了五十二页,我们可以想象作者 Nicholas Carr 为了写这本书阅读了多少数据。你也许会质疑为什么他主张自己无法专心,却还能完成这本书呢?毕竟从 Carr 在2007年《大西洋月刊》注销那篇〈Google 让我们变笨?〉一直到2010年写完这本书也历经了快四年。他在后记有提到刚开始写书时的状况,在我看来简直跟该开始戒烟的人没两样。

我们为新科技欢呼,因为我们的生活因此更加便利。但我们无法预知新的科技所带来的影响是好是坏。虚拟现实之父,同时也是《别让科技统治你:一个硅谷鬼才的告白》作者 Jaron Lanier 在书中说过,我们根本无从确定今日的科技在先天上有什么缺陷,如果根据目前的架构一直发展下去,会在未来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也不知道。

唯有不断学习、做出改变并调整认知,才能够明白我们所面对的是什么,甚至在关键的时刻发挥制衡的力量。Carr 在正文最后写下这段话:

⋯⋯海德格说,「科技的狂乱」使其作势「侵占所有的地方」。

我们也许正要进入这个占领过程的最终阶段。我们正迎接着这种狂乱进入灵魂里,

如果你觉得 Carr 这本书有点悲观,可以读另一本由任职于纽约时报的 Nick Bilton 所写的《一位数位移民的告白》平衡一下。如果(我是说如果)还是不过瘾,那恭喜了,显然你的阅读习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边有几本书可以满足你的渴望    

注1)例如167页, Marissa Mayer 被译为「麦耶」,不过翻到下一页,Mayer 又变成了「麦尔」,而台湾其他报导通常是用「梅尔」。

Update: 关于翻译的问题会不会于下一版做修正,我在 Twitter 上请教猫头鹰出版社的社长老猫(@octw)后得到的答案是:「一定修

网络让我们变得广博还是浅薄?请读这本《网络让我们变笨?数字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思考与阅读行为》

媒体的「内容」只是小偷随身携带的鲜美肉块,用来引开守护心智的看门狗。

—马歇尔.麦克鲁汉,《认识媒体》

最近台湾热度最高(但未必是最重要的)的几则新闻:Makiyo 事件、林书豪在 NBA 大放异彩、Whitney Houston 与凤飞飞辞世⋯ 过去两周我甚至不愿意打开电视新闻,因为各台播报的内容几乎是千篇一律,彷佛全世界没有别的新闻(对了,还有人记得希腊的债务问题最后怎么了吗?)。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将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吧。

有没有算过自己一天要收发几次电子邮件、查看几次 Facebook?

有没有发现自己不论是为了求知、工作或娱乐,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有没有察觉自己的思考模式改变了?

有没有感受过因特网的浩瀚无垠?

自己上一次安安静静地专心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

使用计算机工作时保持长时间的专注是不是比以往来得困难呢?

记忆力变差了吗?懒得动脑思考吗?

这些可不是什么初老症状,而是我们的大脑正在改变。

以上问题看似陈腔滥调,却是《网络让我们变笨?数字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思考与阅读行为》一书作者 Nicholas Carr 内心最深的恐惧。此书的前身是他于《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2007年7-8月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Google 让我们变笨?)〉。他在文中提到,因特网为我们带来丰富、多样化的内容,但代价很可能是牺牲掉我们深度思考与阅读的能力,甚至改变我们大脑运作的方式。事实上原文书上的大标题就是「The Shallows」——浅薄。Carr 指出人们变得无法专注、没有耐心去阅读厚重的书籍甚至只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

跨过第二个千禧年后,多亏了 Google 强大的搜寻功能,如果想要查什么资料, google 一下就可以快速、精准地将我们要的数据或是名言锦句搜寻出来,于是我们无需再沉浸于茫茫「网海」、「书海」中寻觅,不再需要读完一本书,就连前后的章节、段落的前后文都可以略过不看。渐渐的,我们思考问题的模式改变了。当你问一个生活在因特网时代的人遇到问题该怎么做,通常他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式往往是:「上网搜寻」,其次则是上网发问。不管问题是困难还是简单,具体还是抽象,我们倾向先搜寻,而不是先思考。

Carr 在本书的开头从自身经验观察出他自己的阅读、书写与思考模式,在因特网的影响下已经出现巨大的变化。他在第一章「Hal 与我」末尾写下:

我头脑运作的根本方式好像也在改变。这时我就开始担心我无法把精神集中在同一件事上超过一两分钟的问题。一开始,我以为这个问题只是中年头脑退化的症状。但是,我发觉我的头脑不只是在慢慢飘走,他还会感到饥饿。他要求我用网络喂食它的方式来喂它,而且喂它吃的越多,它就变得越饿。

⋯⋯

我想念我的旧脑袋。

他提到自己头脑运作的「根本」方式好像改变了。当我们浏览网页时,上头遍布着各种可以点击的连结,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种经验:本来正在阅读一篇网络文章,却因为点了某一个连结开启另一个网页,然后又在另一个网页开启了更多连结,最后根本没有把原本的文章看完。我们以为自己得到更多的信息,其实连一开始阅读的目的都没有完成,过程中浏览过的连结内容也记不得,因为我们大脑在记忆的过程中不断被干扰着,被我们点击连结、切换网页的动作干扰。我相信有许多习惯使用 Google Reader 或是其他 RSS 阅读器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订阅太多 RSS feed 以至于根本读不完,只能看着「未读文章数」随着时间不断累积,最后只好按下「将所有项目标记为已阅读」,让数字归零然后开始另一次的循环。


我们终会变成我们所想的样子


网络世代们总觉得父母亲或是老一辈的人好像总学不会上网或是操作新的电子产品。我们往往认为人的大脑和思考模式在成年之后便会「固定」下来,所以将「老狗学不会新把戏」归咎于我们的脑袋已经僵化了,也不认为自己的思考模式或是阅读习惯会被外力给改变,但其实不然。Carr 在书中第二章引用晚近的科学实验结果说明成年人的大脑其实依然具有可塑性,也许多少会固定下来,但可塑性永远不会消失。我们的思考模式与行为仍有可能受到现代科技影响而被改变,大脑为了因应不同的经验和行为而改变,会发展出一套与过去迥然不同的行为模式。(已经习惯使用智能型手机的你,是否曾经习惯性地去「点点看」其实不具触控功能的屏幕呢?)

⋯⋯实验证明了大脑可透过生理或心理锻炼来建造全新、更强的回路,但这些回路也会因为长期忽略而减弱或消失。

⋯⋯

⋯⋯如果我们不再训练思考的技能,我们不光只是忘掉这些技能:他们在脑内战的空间会转给其他被练习的技能。

⋯⋯

我们牺牲掉的思考能力可能跟我们获得的能力一样有价值,甚至更有价值。


我们的写作工具会参与塑造思考


历史上著名的「工具论」与「决定论」之争,Carr 更加认同决定论的说法:工具有时会照我们的指示运作,但有时后我们会为了迎合工具的需求来调整自己,尼采说过:「我们的写作工具会参与塑造思考。」麦克鲁汉同样认为所有的新媒体都会改变我们(通常他的说法更加辛辣,这里就留给各位自己从书中体会吧,保证你忘不了XD)。Carr 承认工具论和决定论之间的争执是永远无法化解的,因为这两种对于人类天性和命运的看法可说是泾渭分明,这样的争论不但与理性有关,更是信念之争。唯一肯定的是,科技的进展代表着历史的转折点(请注意,这是一句中性的话)。其实我们的历史上每当在科技有所突破时,都会出现质疑的声音,担心这项新的发明会不会夺走我们的智慧、稀释文化的内涵。

Carr 之后一路由口语、书写、书本、印刷术谈到电子媒体的出现,我们会发现人们从原本的具体思考转变成抽象的思考,过程中依赖的工具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但就是因为人类得以进行抽象的思考,才会出现诗词与数学带动文明的发展来到今日。当中出现的每一项科技,都曾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距离上一次这样的剧烈的变动,是五百年前古腾堡发明印刷术,让各式各样的书本大量流通,改变了人类学习知识与传承智能的方式。今天,那样的工具再度出现了:功能强大且普及程度不亚于书本的计算机与智能型行动装置,而且还能连上因特网,还有什么比这几样工具组合起来的影响力还大?


所见即所「应得」?


我们很难去质疑使用不同工具会导致内容改变这样的事实。以下是很简单的例子:今天某电子媒体要在自家的网站上发布一篇新闻,为了尽可能争取到较高的网络流量与读者人数(好让他们有机会点击广告),他们煞费苦心地想出一个充满关键词的标题,不但耸动,还要容易被 Google 索引,内容与章节标题会被设计成符合搜索引擎胃口的样子(也就是做一些 SEO 工作),现在也没有人胆敢在文章开头卖关子,因为读者们如果没有在第一眼见到自己想看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于是使用破题法、异常浮夸的文章便越来越多,而这些改变都将成为我们在网络上读到的内容。这些现象从网络部落格文章、报章杂志网站到电子书,各个都难以幸免。

更甚者,还出现了自动帮读者缩短文章、撷取摘要的程序,例如去年底传出获得李嘉诚投资二十五万美金,由一位十六岁英国高中生 Nick D’Aloisio 写的 iOS app——summly。未来我们也许真的不能确定自己在网络上所读到的文章是不是原本该有的样子了。


把书拿起来读吧


想了解自己因为使用、习惯了因特网而产生的变化吗?这本书虽然封面设计得不讨喜,翻译名称也跟我们常用的有出入(注1),我仍强烈推荐各位阅读这本书。请别嫌这本书三百页太厚,因为光是参考书目就占了五十二页,我们可以想象作者 Nicholas Carr 为了写这本书阅读了多少数据。你也许会质疑为什么他主张自己无法专心,却还能完成这本书呢?毕竟从 Carr 在2007年《大西洋月刊》注销那篇〈Google 让我们变笨?〉一直到2010年写完这本书也历经了快四年。他在后记有提到刚开始写书时的状况,在我看来简直跟该开始戒烟的人没两样。

我们为新科技欢呼,因为我们的生活因此更加便利。但我们无法预知新的科技所带来的影响是好是坏。虚拟现实之父,同时也是《别让科技统治你:一个硅谷鬼才的告白》作者 Jaron Lanier 在书中说过,我们根本无从确定今日的科技在先天上有什么缺陷,如果根据目前的架构一直发展下去,会在未来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也不知道。

唯有不断学习、做出改变并调整认知,才能够明白我们所面对的是什么,甚至在关键的时刻发挥制衡的力量。Carr 在正文最后写下这段话:

⋯⋯海德格说,「科技的狂乱」使其作势「侵占所有的地方」。

我们也许正要进入这个占领过程的最终阶段。我们正迎接着这种狂乱进入灵魂里,

如果你觉得 Carr 这本书有点悲观,可以读另一本由任职于纽约时报的 Nick Bilton 所写的《一位数位移民的告白》平衡一下。如果(我是说如果)还是不过瘾,那恭喜了,显然你的阅读习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边有几本书可以满足你的渴望    

注1)例如167页, Marissa Mayer 被译为「麦耶」,不过翻到下一页,Mayer 又变成了「麦尔」,而台湾其他报导通常是用「梅尔」。

Update: 关于翻译的问题会不会于下一版做修正,我在 Twitter 上请教猫头鹰出版社的社长老猫(@octw)后得到的答案是:「一定修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