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墓前随想 _1.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伟人名人 > 1.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 详细内容
马克思墓前随想
发布时间:2013/6/13  阅读次数:4317  字体大小: 【】 【】【

                                                                                

                                                                                               马克思墓前随想

  

  

海格特公墓

  

每年3月中旬,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总会多一些前来凭吊的人。三三两两,络绎不绝。公墓的看门人碰上亚洲面孔会主动问上一句:来看马克思的吧?

  

海格特公墓不大,相当于天安门广场面积的三分之一。这里有52千多个墓,167千人长眠于此,其中不乏著名的艺术家,诗人,科学家,马克思对面就住着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赫伯特·斯班塞。这里曾是有名的“花园墓地”:老树、灌木、野花和玩弯曲曲的小路。不少旅游书籍和网站都推荐游客来此享受一个夏日的午后。但是,初春的三月,公墓略显凄凉。天气很少放晴,墓地也没什么人维护,苔藓可以自由自在地爬上墓碑。这里拍了不少恐怖电影。还有传言说,吸血蝙蝠曾一度在公墓游荡。

  

             马克思墓很好找,就在一个路边拐角处。巨大的头像庄重醒目,墓碑上刻着同葬家人和仆人的名字。31岁那年,马克思全家离开欧洲大陆,来到最大的政治流亡中心  —— 伦敦。当时以为是逃避欧洲大陆警察的权宜之计,结果在此过了后半辈子。流亡生活的贫困在马克思的信中可见一斑:“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帐,我不能再吃肉。”一次绝望中,马克思决定到一个铁路公司去当办事员,可是由于“字写得不好”遭到拒绝。

  

1883314日,马克思客死异乡。3天后,仅仅11个人参加了伦敦海格特公墓的葬礼。尽管场面如此冷清,恩格斯在悼词中称他的好友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并预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马克思有生之年贫病交加、颠沛流离,晚年饱尝丧妻丧子之痛,这辈子也没出什么大名。恩格斯如此歌功颂德的盖棺定论显得多少有些夸张。但是,历史证明恩格斯的评价并不过分,没有第二个人的思想蕴藏了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斗士们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狂潮,整个地球为之震撼,20世纪因此波澜壮阔。

  

全球化、不平等和马克思主义

  

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界发现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具仍然有价值,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和不平等的描述更能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周围的变化。这还要从上个世纪末说起。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多少人欢欣鼓舞:资本主义赢了!马克思错了!果真如此吗?十几年的工夫,自由市场的触角扫荡了地球每个角落,经济全球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当一些人穿着意大利西装在法国飞机上用日本笔记本电脑分析美国股市行情的时候,我们不妨在网上搜搜160年前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那上面写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两句话足以说明全球化不是什么新东西,无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当代表现而已。难怪有人说,马克思是第一个对全球化进行描述的理论家,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种种问题,东欧变了、苏联倒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美籍日裔学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1989年发表了一篇轰动文章《历史的终结》。他认为关于理想的政府形式的讨论可以停止了,自由民主胜利了。在文章中,他以农民生产为例否定马克思主义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单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反而下降。因为农民更加珍惜闲暇的生活方式,收成够用就可以了,犯不着起早贪黑增加收入。这不正说明意识对生产的决定作用吗?

  

的确,发达国家农民的日子好过啊!守护美丽的田园风光是头等大事,用不着为成本发愁。欧盟国家的每头奶牛每天有2.7美元的农业补贴,而印度有5亿人的日均生活费不到2美元。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贫富差异缩小了,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却日益加剧。聪明的资本家干吗要吃窝边草?第三世界的劳动力充足而廉价,剥削顶着发展的礼帽堂而皇之。资本主义不但壮大了被剥削队伍,而且使其依附于资本家控制的金融和资本体系,从而推迟并转嫁了经济危机。早就看破这一点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列宁。

  

             为什么WTO一开会警察就如临大敌?因为汹涌澎湃的抗议者要向世界贸易组织讨个公道,阻止富国打着贸易自由化的幌子源源不断地从穷国掠夺财富。当发达国家罗列落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种种弊病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很少提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当发展中国家被迫开放市场的时候,他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什么在发达国家倍受刁难?WTO似乎为每个国家提供了平等协商的机会,可是大国汇集时为什么将非洲代表拒之门外?WTO总部在瑞士首都日内瓦,高昂的房租夭折了多少欠发达国家的常驻机构?没有经常性的磋商和联络哪里谈得上利用世贸规则发展本国经济?

  

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一切顺理成章。每个人都被卷入了一个覆盖全球的资本主义体系,时间和空间被压缩了,竞争更加激烈了。为了在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中抢占一席之地,工人的利益可以削减,企业的行为不能有太多限制!难怪全球化成为跨国大老板的口头禅—— 又多了一个聚敛财富的托词。马克思关心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依然存在。怎么办呢?英国布里斯托(Bristol)大学政治系卡富尔教授(Terrell Carver)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卓有建树的学者之一。他认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成绩斐然,但是他的目的并不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实问题还要靠局中人自己想办法。

  

青年马克思

  

西方人不仅研究马克思的思想,而且细致挖掘他的生活经历,尤其是青少年时代的马克思,人们喜欢他人性的一面。

  

马克思有纯粹的犹太血统,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个普通妇女。他在一个友爱、富足和有文化素养的家庭中度过了幸福的童年。马克思小时侯身体结实脑子灵活,好动并且善于组织游戏。他喜欢称王称霸,像赶马一样轰妹妹们跑来跑去。他还用自己的脏手和上更脏的面做点心,强迫妹妹们品尝。妹妹们也不拒绝,因为只有吃完才能享受马克思讲故事的天才。童年时代表现出的旺盛精力、丰富想象力和坚毅性格贯穿了马克思一生。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在班上年龄最小,大多数同学是农民和工匠的孩子。他经常在书店里翻阅一些小册子,直到人家收走。他乐于观察那些聊天的人,倾听他们的议论。马克思中学时代的作文写到,每个人都有一个被内心深处“轻微而坚定”的声音所启示的人生目标。

  

             波恩是马克思大学时代的起点。他毫不理会父亲量力而行的建议,头一学期就选了9门课。没过多久,过度疲劳的马克思病倒了。第二学期,他把课程削减到4门,并把学习的热情投入了丰富的课外活动。于是,夜间酗酒喧闹,被学校罚禁闭一天;和一个贵族子弟决斗,左眼上方挂了彩。父亲见势不妙,决定转学柏林。

            

             转学前的那个夏天,马克思在家乡和一起长大的燕妮偷偷摸摸定了婚。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燕妮出身贵族,是众所周知的特里尔城最漂亮的姑娘。一个“舞会皇后”、“迷人公主”怎么能看上一个小她4岁的犹太混混儿呢?可是马克思耀眼的才华硬是让燕妮无法抗拒,她休了自己的未婚夫——一个年轻的少尉,瞒着父母定了婚。

  

马克思5年后拿到哲学博士学位。接下来的两年,他投身《莱茵报》。马克思抨击“阶级特权”和“官僚专制”,报纸订户两周内翻了两翻。没多久,报纸被查封,马克思被迫辞职。在这期间,燕妮的哥哥百般阻挠“有辱门庭”的婚事,可是燕妮铁了心嫁给了没有工作、一文不名、笔墨官司缠身的犹太人。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青梅竹马、从一而终的漂亮媳妇,马克思娶到了。这一年,他25岁。

  

琳蘅

  

琳蘅(Lenchen)曾经引起了不少注意。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海伦·德穆特(Helena Demuth), 琳蘅是她的昵称。琳蘅是农民的女儿,自幼住在燕妮家,比燕妮小9岁。燕妮婚后2年,琳蘅开始帮助她操持家务,后来伴随马克思夫妇走完一生的路。她对马克思一家忠心耿耿、体贴入微。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曾经提醒李卜克内西,写马克思回忆录的时候,不要忘记琳蘅。

  

             1962年琳蘅的朋友、恩格斯的管家路易丝 弗雷伯格(Louise Freyberger)的一封信被公开。这封信写于189892日,透露了恩格斯临终前承认抚养了马克思和琳蘅的私生子。对于这封信,马克思女儿的传记作家卡普(Yvonne Kapp)认为其中不少是捏造的。前文提到的卡富尔教授也认为信是伪造的,“有可能是纳粹特务为了败坏社会主义名声”。他指出,保存在阿姆斯特丹档案馆的这封信是打字机打印的副本,不能保证真实性。是否有原件,从来没人追究过。

  

             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生前树敌不少。作为学者的马克思也没有体验到多少学术成就。呕心沥血20年写出的1200页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第一年只卖出200本,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挣不来写书时费的烟钱”。虽然在英国生活了34年,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在有生之年大都没有译成英文。然而今天,马克思在西方世界的形象越来越好。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民意调查显示,马克思是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对马克思的在天之灵来说,这消息或许是个安慰。


  
P.S.这篇文章写于2月份,发表时的题目是《马克思,不会终结的历史》。
BLOG版根据网友的意见做了修改。
彩色照片是我2005年3月游览伦敦海格特公墓时拍摄的。
来源:http://blog.cntv.cn/7084359-1062.html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