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雷斯尼克:马克思主义是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案_1.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伟人名人 > 1.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 详细内容
史蒂芬·雷斯尼克:马克思主义是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案
作者:禚明亮  发布时间:2012/9/4  阅读次数:4157  字体大小: 【】 【】【
  
史蒂芬•雷斯尼克:
马克思主义是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案
  
禚明亮

  不管哪一种资本主义、哪一种经济理论,都没有提出解决阶级剥削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有效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站在对立面上,提出了观察社会的新的方法。

  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能够做些什么?人们重新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在哪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围绕上述问题,笔者于2012年2月采访了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史蒂芬•雷斯尼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经济学教授,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激进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研究等。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方面问题的看法,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某些启发。

  
应对经济危机需改变阶级结构

  禚明亮: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在解决当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您对此怎么看?

  雷斯尼克:当前的经济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或者回到马克思那里去,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是如何影响他们生活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极为震惊的答案: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就是与工人所承受的阶级剥削的不断加重密切相连的。对此,资本主义的伎俩是试图给市民带来经济成果,同时试图剥离这些成就与阶级剥削的关系。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方法,即建立一个新社会,使生产剩余利润或总利润的工人共同地、直接地得到同等的剩余利润或总利润。这种阶级关系将终结对工人的剥削。

  马克思提出的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远不同于对市场进行调节或放任。如果把危机理解成被不同社会力量推向不同方向的一种经济性,那么它就是自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的本性。任何试图缓解这些社会力量并限制这种危机的行动只会引出新的社会力量,从而把这种经济性推向相反的方向。例如,国家计划或对市场的国家调控会产生新的、矛盾性的力量——低效率、权力集中、异化。同样,不受监管的市场会衍生大量低效能、危险的经济泡沫以及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在马克思看来,有一种新的力量导致危机的产生,这就是社会的阶级结构,尤其是剩余劳动如何分配。这种对危机的理论概括是今天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及其政策所缺乏的——不管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还是凯恩斯主义,都对经济体的商业循环与其阶级结构的关联沉默不语。

  他们的沉默给了马克思主义一个好机会。改变一个社会的阶级结构能使这个社会更好地应对经济的兴衰起伏,虽然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起伏。而改变阶级结构的方法是消除阶级剥削,使工人们取代资产阶级,自己决策,获得自己生产的利润。这种阶级关系的变动,除了将产生一个更公正、更民主的社会,还将有助于工人们更好地应对经济的起伏波动。例如,在面对经济衰退时,工人们可能更愿意把自己剩余财产的一部分用来资助国民资金储备,以缓解国家的经济衰退。这代表着一种新的阶级民主,必将改变人们对经济危机及其应对策略的认识,而且更好地为工人服务。

  
揭露剥削仍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禚明亮:您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的有效性或现实意义?

  雷斯尼克:今天,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如同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一样强烈。它警示我们:许多人尚未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即使马克思主义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资本家是获得“未付工资的劳动”(即剩余价值)而无须付出任何东西的。因此,我更愿意将剩余价值称之为资本家对大多数人每年、每月、每天的社会性盗窃。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进程视为生产剩余价值的经济过程,将这个进程的参与者视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工人与获得剩余价值的资本家。这个阶级进程在今天仍然运行着。这种社会肿瘤不断吞噬着社会的健康和幸福,从而繁衍异化、愤怒与经济危机。

  如果今天这种剥削还在继续,那么就不得不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即“工人们为什么还能容忍下去呢”?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盗窃被认为是一种犯罪行为,是要受到惩戒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与今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仍然有效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部分,包括政治、文化与经济都使这种阶级剥削得以维持。资本家要做的就是使阶级剥削的存在从人们的认识和经验中消失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虽然在具体方面存在差异,但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逻辑上的瑕疵,并且为资本主义社会编织了一个基于现实的乌托邦式的梦想:财富的最大化(亚当•斯密的遗产)与社会和谐(帕累托的遗产)。这个梦想成为资本主义流行的经济文化,这种文化劝阻人们远离马克思主义,使普通大众看不到马克思的阶级剥削理论。当这个奇妙的资本主义机器运转过快或过慢时,他们则会提出不同的修正政策——或是自由市场自行修复,或是国家干预、修正市场问题,但都不会直接面对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问题,更不会把阶级结构问题看成是危机爆发的原因。

  此外,经济成就也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单个人意识不到自己所遭受的阶级剥削。即使意识到被剥削,工人们工资的增长与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在心理上使他们感觉到可以抵消和弥补所受到的剥削。在美国,人们的幸福和成功大多是用实际消费水平来衡量的,人们认为资本主义可以为工人们提供这些。当人们把这种经济成功与上述经济文化联系到一起,并在社会中普及开来,美国工人不去思考或无视自身被剥削的地位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禚明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工人运动的结合点是什么?

  雷斯尼克: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之间最重要的结合点,对工人运动来说同时也是最激进和最危险的地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是发现了资本主义总利润的秘密在于未付工资的工人的劳动。这是一种对工人的犯罪,但是没有人为此入狱或交罚款。事实上,资产阶级一直美化剩余价值的接受者,说他们所获的利润报酬是依靠企业家精神、冒险气魄或是科学的管理。因此,今天的工人运动需要把追求更高实际工资或更好工作条件放在斗争的日程中去,使工人获得自己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这一点正是大多数工人运动所缺乏的目标。当然,如果工人们成功了,那么资本家也就无法获得剩余价值了。这也是这场斗争的危险所在,因为这会遭到资本家们歇斯底里的反抗。

 
 解决环境问题也可能加重阶级剥削

  禚明亮: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您怎么看?

  雷斯尼克:大约60年前,很少有人意识到资本主义工业化会对环境造成如此严重的损坏。然而,就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恶化是由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造成的。作为这种觉醒的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正他们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代价说,把对环境的损坏也计算到工业或农业生产的私人成本中去。与此相应,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规则,试图控制或减少由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恶化。幸运的是,现在许多人都认识到环境破坏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的;不幸的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破坏是由阶级剥削造成的。因此,这给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要使人们意识到阶级迫害对人性和社会造成的后果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

  如果人们能够有效地控制甚至减少资本主义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个胜利是与反对阶级剥削的斗争关联很少的,这里存在两个不同的社会行动目标。事实上,有效地解决了环境问题反而很有可能加重阶级剥削。社会对环境的关注极有可能使资本主义工业增长觅得新的获利机会,像清洁能源等新原料仍然可能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延伸。当然,这不是我们停止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环境的理由,而是我们理解环境问题与阶级问题虽然相互关联但相互区别的论据。

  
马克思主义最好的“朋友”是资本主义

  禚明亮:《社会主义与民主》杂志2010年12月刊登了一系列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南美、英语国家、西班牙语国家的发展,似乎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又一次复兴了。您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雷斯尼克:要知道,马克思主义最好的“朋友”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断的商业循环和对工人的持续剥削——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丰腴的土壤。因此,当前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至少有一个原因是与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如不平等、危机与异化等。当然也有其他原因,其中一个是由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给危机的答案是放任自由市场,让其自我修复;凯恩斯主义则期望国家去解决市场产生的问题,实现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反映了这两种答案的交互摆动:从很少的国家干预摆向较多的国家干预,然后再次摆到较少的国家干预。类似地,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也是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摆向凯恩斯主义,然后再摆回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我认为,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这种令人厌烦的摇摆往复,不管哪一种资本主义、哪一种经济理论,都没有提出解决阶级剥削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有效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站在这两者的对立面上,提出了观察社会的新的方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引人注目的替代方案。

  当然,每一种理论都面临着创立者自身及批判者们提出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理论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因为为某些问题找到了答案只是为新问题的产生做好了准备。这就是理论如此有趣的原因。我认为马克思主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几个问题包括:社会过渡、利润率下降的长期趋势、非商品货币的理论地位、生产方式的地位、国家资本主义、阶级与阶级斗争、辩证法、计划以及共产主义的定义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网络编辑:张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28日第285期

发布时间:2012-8-6 10:54:59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